“我知道!是不是要拉着泛亚电影学院的中日韩三国的导演参与?”
“投资拉上各家,便于把电视剧推向日韩?其他地方就靠着奈飞的影响力,对吧?”
路老板点头:“没错,我们现代的流行文化对于日韩来说是落后身位的,不然也不能叫他们的SJ、少女时代肆虐了。”
“但历史题材不同,日苯观众痴迷三国文化,吴雨森的《赤壁》在日苯的票房和观影人次几乎要赶超本土,韩国也是一样。”
“再加上奈飞的推广,暂且不论全世界观众们的评价如何,但总算是把能体现我们历史和人文内核的作品推出去,让别人先看到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有了这样的资方背景,再选拔同在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导演执导不同的单元,适当邀请日韩像高仓健这样的知名演员参演,坂本龙一这样的大师配乐,完全打造成以中国视角为绝对主导的历史巨制。”
似乎三言两语间就厘清了思路,路宽再回头初始的话题:
“郑小龙是否转投门户不必多提,这样的文化项目如果成型,估计都有不少要升处级干部的要走门路来挂职。”
“资方是国际化的,演员是港台、日韩以及内地多民族的,内核是华夏文化主旨,这就是给国家九月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法》交上的最好的答卷!”
“至于他说的某些鼓噪的旗人们,还有胆量再作妖吗?”
真坏啊……
这是开始只想着因势利导挖角郑小龙的刘伊妃,听完他短时间利用手中资源搭建出的这个“资源平台”后,最大的感触。
这么视角一转换,就把他自己可能要独自面对旗人反扑的局势,变成让对方面对人民的汪洋大海,甚至还有国际纵队。
攻守之势异也。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以现在问界而言,它想作恶,会有无数的跟风和追随者;
但如果想行善,也可以聚集相当正面的力量,只不过要在战争收益和战略目标中有所侧重而已。
于他而言,花费了这么多年成功“安内”之后,最大的战略目标,就是试图出海“攘外”。
利用泛亚电影学院协办的“北平电影节”去取代金马,名为安内,其实亦是攘外,因为把持金马的都是被它们美爹挟持的文化势力;
这一次因为老婆刘伊妃的“自作主张”串联起的这个文化项目,则是摆明车马地打开国门,先征日韩、再图美西。
在利用“张紫妍事件”稍稍阻却韩流肆虐、却因为地缘正智原因无法根除前者的当下,进行一次“换家”的尝试。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事实证明,当问界这样的文化航母动员起来时,项目推进的速度令人咋舌。
项目组兵分几路:
10月18号,接到大老板关于作品的核心立意、主要人物形象等关键信息的文档后,问界的编剧团队开足马力,邀请了多位历史学、古代军事学顾问,开始了初稿的撰写;
与此同时,董双枪代表他本人,和泛亚电影学院的其他两位资方以及中影进行了接洽,介绍了题材定位、制作规格以及资源协同方面的问题。
老韩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这样的项目,中影就是赔钱都要参与进去,至于属不属于后者的业务范围,现在已经荣升总局副局的小平头无须多考虑。
希杰娱乐和日苯东宝株式会社对电视剧暂定的演出阵容比较感兴趣,在得知并非由路宽导演本人执导后有些犹豫,答应会尽快给出回复。
问界影视总经理钟离芳则陪同刘伊妃一起到了人艺去,和张合平、濮存心、冯远争等院领导进行沟通,过程也相当顺利。
继而在田状状、李雪建牵头在国话内部对此事进行沟通后,院长周志强还有些不放心,亲自致电了远在北美的路老板,通电后欣然应允,表示会在剧本初稿出炉后,和相关演员沟通角色情况。
老戏骨们没有特殊情况,当然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的,还有一些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周志强想着也要带上他们锻炼才好。
这种资本级别和文化意义的制作,国话院长这种级别的文艺界人士,不可能看不出份量几何。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圈内人士都开始流传着问界即将上马大制作电视剧的传闻,问界有些社会关系的内部人士电话都被打爆,以杨思维尤甚。
这样的风,自然也吹到了万哒、乐视文化、小马奔腾等公司的耳中。
2009年11月1号,横店明清宫苑景区,《宫锁心玉》剧组。
除了上一世饰演年素言的童丽娅之外,基本是原班人马到齐,以乐视文化一姐大蜜蜜的星光尤甚。
今天是剧组效仿问界搞的一次“媒体和粉丝开放日”,平日为防泄密、剧透严格管控搞饥饿营销,每个月专门抽出一天来搞重点展示。
譬如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