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 第796章 家乡特产

第796章 家乡特产(2/2)

这里.....。

    还有,珍珠霜的原材料里,挖珍珠的可能是你妈,清洗的可能是你三大姑,包装的可能是你二大爷…

    社员们总算有插话的机会了,忙追问着平日挖的珍珠做了成品居然能卖到香江去吗?

    听说那可是人人挤破头都想去的神仙地方,那报纸上天天都在宣扬严禁偷渡去香江啥的。

    这么个小旮沓生产的东西,居然还能卖到香江?!

    话一多,难免就有问不该问的,比如某个社员就提想借这个机会问问徐老太,这几天生产队里头一直有传言,说是可以卖点自家的鸡蛋啦,蔬菜,自己做的食物啥的,而且收入不再试上交生产队等年末的时候统一结算,而是直接揣腰包里。

    人就想问问传言是不是真的啊,真要能行的啊卖珍珠行不行。

    那都能卖到香江了,他自己再撬点珍珠来卖应该也有人买吧?

    社员里头也有聪明人,知道捕风捉影的传言极大可能就是队干部们往外扩散的,不然咋没有澄清呢......。

    不过也没有明说,就证明自由卖的事不能放到明面上,否则就办不成了。

    当即就有好几个脑瓜子活络的立刻去捂几个社员的嘴,心虚的去看徐老太。

    徐春娇没好气的追问接着往下说啊,咋不说了呢。

    见都不说话了才招呼牛桂枝单独进屋去,她有话要说。

    老牛家心里头能猜到几分老太太要说的是牛桂枝毕业以后的去向,否则人也不能急吼吼的回了一趟家。

    牛翠兰拉着于磊就跟老太太交代一声,她们已经吃面了不饿,正好回趟城里看看孩子爸。

    夫妻两这几天置气没见着面呢,但有孩子居中那么一润滑,气氛都不一样了。

    那于亮东瞧见儿子长高了点,不知是不是开始进变声期还是咋的,那一声‘爸’都带点跟以前不一样的低沉,听得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家属楼上上下下都知道于磊回来了,哪怕不亲自跑过来瞅瞅说两句话,也必然要隔着阳台喊两句‘孩子回来啦’

    光是应付左邻右舍,一家子半个多小时候才真正能说点贴己话呢。

    家里的好东西全搬出来叫于磊随便吃。

    夫妻两就干瞅着宝贝疙瘩,怎么看都不腻味。

    牛翠兰哼唧着,“给磊磊的接风宴都准备好了,回头你就领着大家伙去先锋生产队,按理说也不会迷路。”

    这件事于亮东还真没啥好说呢。

    人家娘家不用东借西借的欠人情就把席面办下来了,更别说丈母娘还赞助了一头猪,怎么看都比他们自己办更体面.....。

    加上牛翠兰那话里也没有火药味,就低眉顺眼的应了声,又忍不住再努力一把:

    “你工作也不在城里,一个星期回不来一趟..”

    “真要是我陪磊磊去读书,咱们这屋子没人住,半年一年还可以,再往下肯定就有人打主意要住进来。”

    这倒是真的,牛翠兰刚才上楼梯时就有人问往后孩子不在本地读书,夫妻两哪一个去陪读,家里头房子空置着多浪费啥的。

    牛翠兰就说:“叫我大嫂住进来吧,她现在跟二叔挤着住总不方面,她给咱家看房子绝对没人敢说啥,都是一家人。”

    于亮东问:“你就不怕回头你嫂子住习惯了?”

    这年头就这样,一间屋子住着住着就是别人的了,亲兄弟之间都不少发生这样的事,更别说是往外嫁的闺女。

    牛翠兰却很笃定,她家里的人不可能这样。

    于亮东叹了口气,“算了,还是我妈跟着磊磊吧。”

    牛翠兰一怔,不是说婆婆摔断腿了么......。

    于亮东也不觉得有啥,笑呵呵的说瞎扯的,那会就想唬唬人,想让牛翠兰松口答应去陪读,谁知道人油盐不进。

    这会没法子了,还是喊亲妈去吧。

    牛翠兰心头火就又网上冒了几分。

    人那会就觉得有点说不通。

    婆婆要真摔断腿,那不得千催万喊得叫她去伺候,怎么可能忍着不说。

    还有,这婆婆的不够格,人家做奶奶却是没话说,把于磊当眼珠子疼,真要叫去陪读,人保准屁颠颠的就跟着去了。

    “老于家的,电话!上海的!”

    楼下忽然喊了一声。

    于亮东知道是亲妈,正好也可以正式提出叫人去河北看顾孙子。

    他一个月给,回头牛翠兰一个月也给就好。

    五十块钱够一老一小在那边活得滋润了......。

    接了电话,人刚喊了一句‘妈,有个好消息’就被打断。

    林会计搁那边哭一溜叫一溜的,“儿啊,妈腿摔断了,可遭大罪了......。”

    于亮东其实没听进多少,人这会就一个想法:“完犊子了…”

    :..0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