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希望能够将NGN在P端的上所拥有的所有功能,都一股脑集成到移动端上去,但如此一来,就会对手机的性能提出过重的要求,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为了使得软件能够适应硬件的现实条件,NGN不得不对很多功能做出限制,比如说离线访问,比如说照片墙的诸多美图功能,再比如说公司一直都想推送给用户的“一键分享”功能。
这些功能上的限制,使得NGN移动端在用户体验上,明显无法令人满意,从而也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端用户的发展。
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短板,NGN的项目组当前在积极推动的工作中,就包括了数据压缩和模块化设计这两个方向。
数据压缩就不用说了,而模块化设计则是要将软件的各个功能设计成一个个独立的模块,用户可以在使用软件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手机的状况,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核心模块,以此来提高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
不过,这些工作听上去简单,但实际开发起来却是很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按照安如松的构想,等到第二轮融资完成之后,公司搬到恩平区的新总部去,他就要进一步扩充公司的研发项目组。
过去那种小型的研发团队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的研发需求了,它需要一个四五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组成的中大型研发机构。
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方面的计划,即开放平台战略的推动。
安如松计划仿照脸书的模式,给NGN推出一个开放的API接口,从而打破NGN软件当下的封闭性生态,允许第三方的外部开发者,将他们创建的游戏、工具甚至是程序,接入到NGN的平台中来,从而实现丰富平台功能,吸纳更多用户的目标。
脸书是从去年才开始推出开放平台策略的,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这一策略为其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新注册用户,但与此同时,这项政策也饱受社会批评,因为这项策略的执行,会不可避免的侵犯到用户隐私。
不为别的,就因为那些接入应用的第三方开发者们,也都是未经验证的普通用户,而脸书的普通用户要想使用这些第三方开发者们的应用,还需要有一个注册登录的过程,就像是微信用户使用微信小游戏的过程一样。
如此一来,等于是这些不明身份的第三方开发者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脸书用户的隐私信息,从而引来用户隐私的泄露。
目前,脸书还没有想出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因而舆论对其批评的力度也比较大。
而在安如松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叫问题,在他前世的时候,脸书最终也解决掉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引入一个沙盒测试环境,强制第三方开发者必须遵守隐私协议。更进一步,NGN甚至可以要求每一个引入API的第三方开发者,必须向NGN平台公开其身份,并承担起泄露隐私的法律责任。
在安如松规划的这三方面工作中,第三方面的工作,是他认为急需推动起来的,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在脸书推出开放平台项目的第二年里,所谓“虚拟礼物”的应用便横空出世,其上线后的第一个月里,就为脸书带来了上千万的新增用户。
而在中国国内,腾讯推出的QQ秀等虚拟礼物,则在08年一个单年内,就为腾讯带去了高达5亿人民币的收益——2008年,5亿人民币!
考虑到NGN在移动端的发展,安如松没打算对NGN软件本身搞什么会员制的收费项目,因此,他就必须在别的方面为公司找到盈利点,而虚拟礼物这一方向,显然就是最好运作的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