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帝秦设计师 > 第135章 大魔导师刘秀

第135章 大魔导师刘秀(2/3)

一家人若所得田产或赚得财货达至一定数额,便将这家人给迁往他处,其所获田产也被要求分给其他人。”

    “被迁往到异地,这家人自然失去了原本的势力和影响力,危害被大为降低。”

    “这个办法在初时的确有用,可人们也想出了破解之法比如人被迁走,但把地分给还在家乡的族人。”

    “日积月累下,一代代将地和财货留下,这个同姓氏的家族便在当地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这还只是豪强出现的一个途径,还有权贵高官、地方官吏成为豪强,这些人变成豪强,那就更简单。”

    “尤其到西汉后期,因吏治松散、天灾频繁等原因,豪强们的发展变得更快,几十年里,便成为一股庞大的势力。”

    “豪强在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在不同朝代,其名称有些差异。”

    “东汉、三国时可称世家大族、地方豪强,魏晋南北朝时可称世家门阀,隋唐时可称门阀望族,宋时可称士绅……”

    “顶尖的世家门阀有左右天下局势之能,有时连君王的面子也不给,如魏晋时的‘王谢’,隋唐时的‘五姓七望’,即使皇室想与他们联姻,都不一定能得到允许。”

    蒙恬听得瞠目结舌,这豪强发展起来有这么恐怖。

    实际上,豪强还是畏惧皇权的,可如果皇权衰弱,那就不怕了。

    始皇挑眉问道“大秦可会有豪强出现?当如何解决?”

    李念道“早晚会有豪强出现,很难真正解决,即使到了后世,也有财阀和豪门,其等实为后世之豪强,和历史上的豪强相比,可能只是家族人数少了一些。”

    “因而只能尽量延缓豪强做大,将大族拆分为小族迁徙,严禁宗族在其内实行家法族规,严格管制土地买卖和蓄奴等……”

    “但这些依旧只能阻碍,也许能让豪强在一定时间内不出现,却很难永绝后患,时日一长或吏治松散,管理不严时,豪强仍会出现。”

    始皇看着李念,道“朕明白了,其实皇室便是天下最大的豪强,你之前与朕讲说可让大秦皇室与华夏同休,实则便是将大秦皇室变为一支豪强。”

    “朝代可改,皇帝可变,可世家大族传衍千载不倒!”

    蒙恬整个人都麻了,这话是他能听的?

    但眼角的余光瞥到弟弟蒙毅面不改色,知道这种场面应该在以前也出现过,也安下心来。

    以始皇的才智,要是想不到这些,李念才会觉得奇怪,他道“正如陛下所言,许多世家大族都是历经数朝而不倒,像‘五姓七望’中陇西李氏就可能和李信将军有关,而赵郡李氏则和李牧将军有关。”

    从他的大秦传到了那个大唐?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始皇在心里按照那历史年代歌诀估计了一下,估计的结果让他感到震惊,可能有一千年!

    始皇没将震惊表现出来,他道“难怪王莽的新政要对付豪强,可惜其认准了问题,却难解决。”

    王莽那个时代的问题,几乎是个必死的局,每条破局的路都布满了荆棘。

    即使王莽真是穿越者,如果其没有神通广大的金手指,也没办法破局。

    像最好的破局之法是杀豪强、杀那些田连阡陌的王公贵族,但这样就会遇到大魔导师刘秀,一发天地异变,直接送走几十万大军。

    而采取其他温和的方式,进行新政改革,那更加行不通,豪强和王公贵族根本不会理,民众也不会支持,最终还是得回到以杀破局上。

    但这样就又循环了回去,还得遇到大魔导师刘秀。

    说刘秀是位面之子,是来纠正王莽这个不该存在的历史谬误,其实也有道理。

    因为王莽不管走哪条路,守关的最终b都是刘秀。

    李念道“王莽的新政想要成功,臣以为不该在王朝末期,而应在王朝初期实行,那时天下刚动乱终结,诸方势力尚未稳固,一切皆可推倒重来,推行新政的阻力不大。”

    “偏偏他选择在王朝末期,各种问题集中出现时实行新政,不失败才奇怪。但王莽也没得更多选择,他不改,新朝依旧会亡。”

    “他篡汉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不改要亡,改亦亡!”

    “臣以为他最好的选择其实是不篡汉,不接过西汉的问题,将王家化为顶级世家置身事外,培养好后辈,静待西汉灭亡,其后辈子孙再趁势而起,夺取天下。”

    “虽王莽在他那一世无法称帝,可其后辈子孙却有机会夺得天下,建立一朝。”

    但这话也只是莽后炮,王莽已经处在那个位置上,有些事未必能全由他做主。

    他不想进步,可手下人想进步啊!

    “王莽新政之所以失败,还因西汉末年多天灾,瘟疫横行,那是一场据说死亡了近三千万人的瘟疫。”

    多少人,三千万人?

    如今整个大秦都没这么多人,也就是说那瘟疫如果发生在大秦,大秦将死得一人不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