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海急的不行,找上在跟小狗玩的李小竹。
“我不去。”
李小竹摇头拒绝,她不去不是不想吃,是不想去找回屋躺在炕上休息的李向东,之前李向东的话她还记着呢。
见鼓动不了妹妹,李晓海自己走进东厢房里屋。
“爹,天快黑了,该做晚饭了。”
已经睡着的李向东猛地睁开眼睛,透过窗户看眼外面的天色,搓搓脸穿鞋下炕。
“知道了,我洗把脸就开始做饭。”
倒水洗脸,李向东见儿子紧跟着,“还有事?”
“嘿嘿,我想问问那些海鲜怎么吃呀?”
“紫蟹和对虾一半红烧,一半清蒸。梭子蟹清蒸一半,剩下的一半做成香辣,花蛤爆炒,野生小黄鱼清蒸。”
说到野生小黄鱼,这玩意现在同样是极难捕获的海鲜。
原因是由广省潮汕渔民发明的敲罟捕鱼方法,在1954年流传到闽省,闽省再传到浙省,浙省传苏省,这种捕鱼方法沿着我国东部海岸线一路北上。
在多地渔民无限制的捕捞下,原本数量泛滥的大小黄鱼已经成了珍馐。
“你娘没在家?”
“没有,在老宅帮忙呢。”
“馒头还没蒸好?”
“蒸好了,咱们晚上一起吃饭,我大娘在老宅炖鸡,我二大娘在做妹妹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我娘在老宅帮忙打下手呢。”
李晓海满脸笑意,即将吃到如此丰盛的晚饭,他不高兴才怪!
“现在除了你还有谁在家?”
李向东擦干脸上的水,手里的毛巾扔铁架子上,边往屋外走边询问。
“只有妹妹,她在院里跟煤球玩呢。”
李晓海回话时,来到院里的李向东已经看到李小竹。
“你干嘛呢?赶紧松手!”
“哦。”
在跟煤球玩推小车游戏的李小竹,急忙松开煤球的两条后腿,得到解放的煤球叫唤着朝院外跑去。
“过来,跟我回屋洗洗手。”
李向东带着李小竹返回屋里,帮她擦洗干净手和脸。
“怎么不去老宅找姐姐们玩?”
“姐姐干活呢,她们不陪我玩。”
“你可以帮她们一起干活。”
“我不会。”
“快吃饭了,别再去摸煤球了知道没?”
“好。”
打发李小竹去找李晓海,李向东把放在书房的半筐海鲜拎到水房清洗。
忙碌到天色彻底变暗,正房屋里热闹起来。
大人一桌,孩子一桌,桌上除了海鲜,炖鸡和红烧肉,还有几道素菜和鸡蛋汤,主食就是今天刚蒸好的馒头。
李向东拿了瓶汾酒,给爷爷和俩哥哥倒上一杯。
“大嫂,二嫂,忙一天了,你们也喝一杯解解乏?”
“我们少来一点点就行。”
李二嫂去条案上拿过来四个小酒盅,“奶奶,您也来点?”
李老太笑着点头,“来点,这一桌饭菜就跟提前过年了一样。”
“给我也来点。”
李小竹笑眯眯的探头张望。
她没和哥哥姐姐们去屏风后面吃,她还小点,没人帮忙不会吃虾和螃蟹。
坐在她旁边的周玉琴,闻言上手轻捏下她的小胖脸。
“酒你也敢喝?”
捏的不疼,李小竹没有挣扎,依旧笑呵呵,“我要干杯。”
“等着,我给你倒杯水。”
李向东给众人把酒满上,倒半茶缸子热水放到闺女面前,走到屏风后面看一眼已经开吃的李晓海兄妹六个,回来坐下。
“全是壳,没多少能吃东西,但是味道确实不错。”
这是李老头对梭子蟹的评价,河里的螃蟹他吃过,海里的螃蟹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
李向东笑问道:“爷爷,您说实话,真好吃还是假好吃。”
李老头闻言笑笑,“香辣的好吃,我手里这个清蒸的有点吃不习惯。”
桌前的李大哥等人跟着点头,李向东见状感觉这才对嘛,个个都说好吃,他反而一点都不信。
主要他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厨,虽然在烹饪时已经用白酒和姜去过腥,但他自己吃着还感觉有一点残留的海腥味。
“好吃!”
李小竹一点不觉得腥,她此时开心的不行,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攥着只周玉琴帮忙剥好的对虾。
一口馒头一口虾,嚼着咽下后再喝口鸡汤,美的她不断摇头晃脑。
“好吃多吃点,再来口小黄鱼。”
“啊~”
李小竹张嘴把周玉琴夹来的鱼肉吃进嘴里,眼睛一眯,开始闭目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晚饭结束。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费事有点旧,时间主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