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乃群书之首。萧平安顺口问了句,如何微言大义,全瑾瑜便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就有这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心道,全兄弟有才气的很,他说的话,就便不完全对,至少也不露怯,当可蒙混过去。难掩喜色,在心中理了一理,开口道:“这话说的是做人需谨言慎行。”
老者微微一怔,萧平安语出惊人,叫他完全没有想到。前面有言,宋时虽重教育,也不是人人读的起书,能识得几个字,记得两句名家之言,已算有墨水。更何况,彼时思想封闭,前人如何说,后人便要如何解。若非朱熹、程颐这样的大家,语出非常都是离经叛道。萧平安五大三粗,一眼看去就是脑子里都是肌肉的蛮汉,实是想不到他开口一句,说的自己都是有些懵。
此言乃是《论语》名句,历来被认作经典,广为传播,便是不识字的也能脱口而出。原文为孔子对子路所说:“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字通“智”,子路,我来教诲你,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啊。
萧平安所言,与正常解法完全不同,自是叫他难掩惊讶,皱眉道:“你接着说。”
萧平安看他神色,心中大定,全兄弟所教,果然有点门道,信心大增,道:“常人以为夫子说的乃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此乃智慧。其实不然。知说知,不知说不知,乃是诚实,谈何‘智’也?子路刚勇果敢、忠信重义却又率直鲁莽。思于先,行成果。你就便有一脑子的蠢话,不说出来,人家也不知你蠢。你便是不通一技,不施展显露,旁人也不知你无用。怕的不是不懂装懂,自以为知,而是以错为对,鲁莽冒失。”
老者连连点头,望向萧平安眼神大是不同。
萧平安全几乎全是照搬的全瑾瑜言论,只是全瑾瑜原话,颇多一些绕口文言,还有一些生僻典故,他哪里记得全,自是想到多少说出多少。接道:“何谓知,有已知,有人知。道无止境,山外有山,便是夫子也不敢自称全知。登山之愈高,愈知天地之大。道无止境,学海无涯。所知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人与人行事,除却自知之明,还需有知人之智。你笑补锅匠手拙,殊不知大巧若拙?你笑人本事低微,见识浅陋,安知人非谦虚有为,故意示你以弱?徒增人笑耳。不己知,不人知,鲁莽冒失,取死之道耳!”
萧平安忽然闭口不言,脑海里轰隆一声巨响,几乎将他心儿震碎!我为什么这么蠢!全兄弟早教过我了啊!我以为我说的是真事,是对的,我有想过师公会如何想吗?那是大师伯和师傅啊,他们七人平日虽有睚眦,但实际亲如兄弟。师公殚精竭虑,才有如今衡山派之局面。我要他怎么办?大义灭亲,惩治大师伯这个掌门么?门中长老弟子如何看?天下武林同道如何看?
老者听的入神,听他突然中断,面色古怪,心中起疑,想他后面几句,不禁心疑,这小子是在骂我么?我借题发挥,他也借题发挥?随即立刻释然自省,垚叔,垚叔,你若如此想,倒真应了他之言,狂妄自大,胸中狭隘。
萧平安后悔不已,师娘啊师娘,你给我取字“靖言”,不就是跟我说,少说话才能平安?
老者见他久不说话,终究忍不住道:“你说完了?”
萧平安这才回过神来,也再无说下去的兴致,点头道:“完了。”
老者见他怅然若失,一副懊恼模样。心中愈发惊奇,他分明说的鞭辟入里,头头是道,不少言语振聋发聩,我都未曾想到,缘何还这般模样?哦,他说不知者慎言,这是在内省,觉得自己不该多说,或是觉得说的还不够完全?言行合一,这是个圣人啊!
萧平安见他面色古怪,也是担忧,坏了,全兄弟是好,不过沐姑娘老说他离经叛道,刻意语出惊人,实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这人一把白胡子,想来学问深的很,我班门弄斧,这下惹他不高兴了。
两人又是面面相觑,彼此尴尬对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