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1987我的年代 > 第348章,最好的我们(求订阅!)

第348章,最好的我们(求订阅!)(3/5)

写作,

    一天又一天,乐此不疲。

    就这样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从习惯两个人又渐渐变成了习惯一个人。

    中间二姐写了一封信过来,说在京城开了一家糕点店,店址是陈小米帮着找的,就在鼓楼附近,离住处不远,走路大概12分钟的样子,店里就她和邹娇两人。没提她对象。

    李恒眉毛了,暗自揣测二姐和他对象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年前不是说一起去京城的么?

    难道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没去成?

    信中,二姐告诉他,父亲李建国同志的身体又有了大好转,按照医生的说苹日就差不多能座俞这倒是一个好消息,李恒心里一喜。

    如若不出意外,这辈子总算改变了一件事,不用在1995年眼睁睁看看老爸离世。

    回想起前世在病榻前心酸的一幕,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依旧有些接受不了。

    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纵使他两世为人,纵使他经历了生死,可对亲情这块仍然看得很重,仍然割舍不下。

    信中最后提到了田润娥同志和陈子,一老一少如今关系极好。

    按二姐的说法,子矜就差点叫田润娥妈妈了,俨然一副准婆媳的状态在相处。

    对此,陈高远也好,李建国和田润娥也好,似乎默认了这层关系。

    最后,李兰说又带着老妈去戏院看了两场戏,其中一场是大青衣黄昭仪的京剧。相比上次的合影,这次双方还聊了会。

    信的末尾,李兰提出了4个疑问。

    疑问一,什么时候正式带宋妤见见?不然陈子矜独占鳌头咯。

    疑问二,肖涵你拿下没有?别跑白鹿原祸害新女人哈。

    疑问三:你是不是认识黄昭仪?我观察了一下,这大青衣对其他看客比较冷淡,唯独对我和妈妈很是有耐心。我现在不得不怀疑,你们俩是不是有一腿?

    疑问四,你去白鹿原不是一个人吧?这次谁陪你?肖涵、宋妤和陈子没时间,是不是你那大学英语老师?

    老姐觉得可能就是她了,50年份的人参说送就送,家里肯定不简单,老弟,二姐提醒你,要悠着点,别书还没读完,孩子就打酱油了,到时候老天也救不了你哈。记得采取安全措施。

    哎,天地可昭的二姐,真是为你操碎了心。

    信到这突兀完了。

    格式乱七八糟,想一出是一出,想到哪写到哪,完全没有章法嘛,李恒默默吐槽一句,随后回了一封信。

    回信内容只讲自己的实际情况,至于她对象,至于她口里的四个疑问,

    他提都没提,懒得提。

    1988年,农历二月十一,也即阳历3月28号。(农历转换成阳历,后面大家不要误会时间错乱)

    这是他来白鹿村的第27天。

    上午8点半左右,外出归来的李恒只觉脑子特别灵光,兴致盎然地写摊开本子,拧开钢笔帽,执笔写:第二十三章。

    朱先生重新开始因赈济灾荒而中断已经的县志编纂工作,一度冷寂的白鹿原书院又呈现出宁静的文墨气派。他四处奔走的劳顿和风尘早已消失,饥饿造成的恐怖阴影却依然滞留心间..:

    笔走游龙,灵感爆棚的他一口气洋洋洒洒写了将近12000字才停歇。

    不同以往,进入状态的他抒写特别快,过去一万多字要琢磨一天,有时候一天还不够。

    但这回下午4点左右就完工了,他娘的简直是奇迹啊!

    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李恒,李恒你在家没?

    就在他欣喜与自己的高效率时,大门处传来了喊声。

    李恒觉着声音熟悉,走出书房一看,竟然是李然。

    他好奇问:,你怎么来了?

    李然把手里提着的袋子交给他:我妈妈因为有急事临时离开了西安,

    没时间过来看你,就让我把这袋子转交给你。

    李恒接过鼓鼓的袋子,打开一瞧,发现里面全是文献资料,而且还和白鹿原有关,这让他十分感动。

    看来赵菁阿姨挺关注自己新书的,帮着搜罗了很多文学材料。

    粗略查看一番,他诚挚开口:替我谢谢赵阿姨,她大概什么时候回西安?

    李然摇头:这没个准,事情完了就会回来,也许很快,也许还要个把月。

    李恒无语,顿时熄了去探望拜访的心思。

    随后他问:你吃饭了没?正好我要做饭,咱两好好聚一聚。

    李然破天荒地摆手:不了,我马上就走,这次除了给你东西外,也是来向你辞行的。

    李恒问:辞行?

    李然扫眼四周,压低声音说:西安我暂时呆不下去了,得赶紧跑路。

    李恒蒙圈,关心问:咋回事?你碰到祸事了?

    确实出大事了,但不是我,而是赵安。李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