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22章 丫的想考我?!

第22章 丫的想考我?!(2/3)



    教室里没有喧哗、没有讨论、更没有高年级学生对大一新生的俯视和批判。

    一切都静下来。

    连一支笔划破纸张的声音都听不见。

    哲学最不缺乏的就是辩论!

    他们在学校听了太多关于“理性”的讨论,也各自写过不少的论文和研究,

    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一句活生生的工厂例子,把“理性”的逻辑扯到现实的泥土里。

    陈露阳侧着身,用粉笔在“凯恩斯”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凯恩斯说,市场并不总能自我调节,光靠‘个体理性’,是不够的。”

    “经济有周期,有摩擦,有预期误差。”

    “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谁?”

    陈露阳放下粉笔,声音沉稳,语气却愈发清晰有力:

    “我们需要国家,需要制度,需要规则——来引导、来协调,来托住那些个体理性无法覆盖的缝隙。”

    “所以我想说,”

    “局部的聪明,不一定能拼出整体的智慧。”

    “……”

    “理性,在面对系统性问题时,常常需要让位于全局的协调与合作。”

    “……”

    “我们追求的最优,绝不仅仅是个体最优,而是整个系统、整个社会共同构建出来的结构性的最优。”

    “……”

    “个体可以是理性的,但世界的运行,不止靠理性。”

    陈露阳双眼看向提问的大哥,笑道:

    “这位同学,你还有问题吗?”

    这话说完,

    教室里的大部分学生几乎都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气,脸上全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这陈露阳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整个哲学系都没人敢跟萧辉这么说话!

    他还敢反问?!!!

    是的。

    陈露阳就是在反问!

    丫的你来听课就好好听课,还敢跟我这考我??

    我能惯着你么!!

    这要是今天被你考住了,当着这么多人面下不来台,

    我以后还在不在系里混了!

    这边陈露阳还一脸的“战斗状态”,准备跟这大哥“干下去”呢。

    结果教室的角落里,一个熟悉的人影不住地冲他招手。

    崔少杰?!

    他咋的了!

    陈露阳纳闷的看向崔少杰。

    只见崔少杰冲他又是疯狂摇手,又是皱眉,嘴里的口型乱码七糟的也不知道是在说啥。

    瞎比划啥呢在这?

    陈露阳狐疑的看着崔少杰,不知道他在下面抽什么风。

    而另外一边,“提问大哥”开口了。

    “我没有问题了。”

    “大哥”温和而坦然地开口,语气中透着一种真诚的欣赏,

    “你继续讲,讲得很好。”

    这一句话,像一块石子丢进了深井。

    教室里的声音就像是水壶烧开水的小水泡,一个接着一个的扑腾咕嘟开来。

    刚刚还一顿比比划划的崔少杰,手上的动作一僵,

    他张大了嘴巴,

    回头看了看提问大哥,又抬头看了看讲台上美滋滋获得对战胜利的陈露阳。

    许久,

    崔少杰放弃了挣扎,右手攥起了拳头,随后大拇手指“啪”一下从拳窝窝里弹出。

    你牛逼!

    原本还攥着粉笔准备开战的陈露阳,瞧见那个点赞的手指,高高兴兴的拿起粉笔,

    “那我们继续讲生产函数……”

    随着陈露阳这一句话,教室里的学生再次拿起钢笔,歘欻欻的跟着记笔记。

    讲着讲着,

    突然,陈露阳停住了。

    他看着教室里一张张低头苦记的面孔,

    听着教室里密密麻麻的笔尖刮纸声,

    喉咙忽然有些发涩。

    这已经不是在做笔记了,就是在跟着他一句一句的把书“抄”下来。

    陈露阳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写好的大半本翻译手稿,脸上露出了挣扎纠结之色。

    他一直是个私心很重的人。

    当初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给同学讲课,就是为了图个好人缘,给自己树个好名声。

    但是,这个时期的学习条件真的太艰苦太难了……

    教室里的学生有年纪比他大十几二十多的老三届,

    也有考上来的工农兵子弟,因为常年干活而粗糙发硬的手,写字都不太利索。

    沉默一点点弥漫开来。

    “怎么不讲了?”

    大家疑惑的抬起头,瞧着陈露阳站在讲台上表情复杂,沉默纠结的模样,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

    陈露阳忽然抬头,像是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一样,“咔哒”一声合上了稿纸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