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庆王可以说是晚清第一巨贪,他到底有多少家底儿,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
庆王在汇丰等诸多外国银行里都有大笔的存款,即便是赶不上当年的和珅,也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而且这家伙还是军机大臣,西太后在时,他与老袁俩人把持朝政,权利很大。
本以为,新皇登基后,能拿这位开刀呢,真要是把这位给办了,估计朝廷能宽裕好些年。
就像嘉庆登基,处置了和珅那样。
却没想,这位年轻的摄政王却直接将刀口转向了老袁。
人都说庆王府名为庆氏公司,只要走了这位的门路,钱给的到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既然庆王爷屹立不倒,那就豁出去大笔的银子往里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
“至于二哥,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动一动,要是暂时没适合的位置,先等一等也行。”
曲绍扬扭头看向陈允瀚,笑道。
“行,你看着安排吧,咋地都可以。”陈家哥俩自然没啥意见,就这么定了下来。
曲绍扬没在安东久留,见过陈家兄弟之后,便带人坐着火车前往奉天了。
到奉天城先去总督府,面见徐大人。
徐世昌此时也知道老朋友奉旨回乡养病的消息,真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使他心惊胆战。
回想起当年与老袁等人出卖光绪帝的事情,徐世昌心中忐忑难安,生怕朝廷降罪于他。
徐世昌从到东北后,跟曲绍扬来往就很密切,而且十分欣赏曲绍扬的办事能力。
尤其是曲绍扬非常支持东北新政,对徐世昌实行的各种政策也积极响应。
两人对朝政时局的看法也很相近,因此被徐世昌引为知己。
徐世昌正愁着呢,忽然听说吉林巡抚曲大人来拜访,立刻将人请进府,二人在书房里商议许久。
曲绍扬给徐世昌出主意,让他主动上书请求离职,以退为进。
再想办法活动一下关系,或许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徐世昌左思右想,最后还是采纳了曲绍扬的建议。
之后他果然上奏朝廷,自请离职。
其实朝中上下人人皆知徐世昌与老袁的交情,却并未将其视为出卖光绪的元凶。
徐虽然是老袁的心腹,但这个人处事圆滑周到,人称水晶心肝儿,极少与人结仇怨。
所以,朝中众臣并未对其喊打喊杀,载沣也没有批准他的离职奏折。
只是将徐世昌从东三省总督的位置上调走,回京任邮传部尚书。
这些都是后话。
此时徐世昌与曲绍扬聊了一阵,心中倒是舒畅了不少,于是徐世昌命人摆下酒席,款待曲绍扬。
席间,二人边喝边聊,从国家大事聊到了妻子儿女等家庭琐事。
徐世昌此时已五十多岁了,虽前后娶了两房妻室,又纳了数个姬妾。
然而妻妾或是无所出,或是生子早夭,以至于到如今尚无亲生儿子,只能过继弟弟世光家的长子。
徐世昌的长女,是他五十一岁时所得,如今才四五岁。
曲绍扬早就了解到这些,所以他在徐世昌面前从不提儿女之事,就怕引得上司伤怀。
不过这次,徐世昌主动提起来,曲绍扬也只好实话实说。
“不瞒大人,下官目前有九子四女,家中妾室又有身孕,还未生产,不知是男是女。”
孟兰心继振武、振宗、佳莉之后,总算又怀上一胎,陈秀芸给计算的,应该是年后生产。
“多子多福,好,好啊,绍扬是有福之人,实在让人羡慕。”
徐世昌其实早就知道曲家的情况了,今天也不是无意提起。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你家长子应该不小了吧?眼下在哪里供职呢?”
“嗯,长子振邦过了年就二十一岁了,眼下在德国留学,我听说是学什么机械。
次子振业过完年十九,眼下在美国留学,学的是金融和工商管理。
老三马上十七,这个念书不好,有点儿随我了,就爱舞刀弄枪的。
我打算年后送他来讲武堂学习。”曲绍扬简单说了下家里几个大的情况。
“呦,可了不得,家中两个孩子出国留学,都是大才啊,你这教子有方,厉害。”
徐世昌少不得要夸奖几句,然后又问。“孩子们都大了,可说了亲事?”
“长子出国前已经定亲了,定的是黑省交涉使何大人家的千金。”
何厚琦在滨江道任职多年,政绩斐然,去年升任黑省交涉司使了。
“次子和三子,尚未定亲。”
曲绍扬如实回答,只是有些纳闷儿,不知道这位怎么突然问起孩子们的亲事了。
徐世昌点点头,也没再继续问下去,而是转移话题,聊起了别的。
曲绍扬在徐府待到了挺晚,这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