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千万要当心,水火无情。”
陈秀芸等人冒着雨出城,临走之前,陈秀芸嘱咐丈夫。
“放心吧,我有数。”
曲绍扬叮嘱了兴家兴业他们,一定要照看好府里这些女眷和孩子们,兴家兴业应下,率人赶着马车离开。
见家人出了城,曲绍扬立刻带着人,披着蓑衣打着灯笼,巡视江堤。
“大人,城里不少人不愿意离开,非得喊着没事儿,说什么吉林城多少年都没遭遇过洪水,他们不走。”有人急匆匆来报。
不管什么年月,不管在哪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听劝告,专跟旁人对着干的人。
这些人迂腐顽固,心存侥幸,舍不得家中那点儿财物,不顾省府官员劝告,执意要留在家中,哪里都不肯去。
“派巡防营的官兵过去,跟他们说,如果不肯撤离,一旦发生危险,后果自负,让他们签保证书。”
到这个时候了,曲绍扬还哪有闲心管这些人?
爱撤不撤,不撤的话,一旦洪水冲破江堤进城,生死有命。
“是。”有人应了一声,立刻去办。
大雨还在不停的下,松花江水位迅速升高,眼见着离堤坝口越来越近了。
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一旦江水漫过河堤,他们临时用麻袋和沙土堆砌的防护带,能坚持住么?
从六月二十六开始,大雨又连着下了三天,到六月二十九晚间,松花江最高水位已经漫过了大堤。
幸亏这几年曲绍扬在任上,不惜重金维修吉林城,加固城墙。
再加上众将士接连几日不断加固临时防护堤,滚滚洪水尚未能突破防线。
不过,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临时防护堤随时都有决堤的风险。
大雨还在下着,到六月三十中午,松花江上游爆发山洪,滚滚洪水裹挟着大量的泥沙、树木等,咆哮着冲下来。
临时防护堤被洪水冲垮,大水冲漫过防护堤,进入城中,吉林城顿时变成一片汪洋。
那些死犟着不肯离开的人,有的爬上了自家房顶,也有的抱着大树,看着下面及腰深的水,这回全都傻眼了。
巡防营的官兵们,乘坐着事先准备好的桦皮小船,穿梭在城中,搜寻被困人员,将其救出送往一些地势高的地方。
雨还在下着,但隐隐有转小的趋势。
曲绍扬带着省府一众官员们,极力在城中搜寻救人、安置百姓。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七月初一的清晨,好歹算是停了。
曲绍扬等人坐在一所小学堂的屋顶,看着东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雨停之后,水位上涨的速度慢了下来,到傍晚时分,水位不再上涨,隐隐有回落的趋势。
几天后,洪水渐渐消退,城里城外的人们,都松了口气。
一场洪水,使松花江沿岸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好在大部分地方都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加固了堤坝,提前转移百姓,因此,人员伤亡不算严重。
但是一些老旧的房屋,在这场洪水中被冲垮或者泡塌了,还有不少生活用品、家畜等来不及转移,被洪水冲走了。
庄稼也被洪水浸泡,大面积倒伏,估计今年会减产。
洪水过后,城中青壮配合着巡防营官兵,迅速清理各处淤泥。
然后在城中各处铺撒石灰,在饮用水中加入漂白粉等,进行环境消杀。
洪灾过后,很容易爆发瘟疫,这些都不得不防。
待消杀结束后,转移到各处的百姓们,这才重新搬回来。
那些房屋被冲毁的,也尽量想办法安置下来。省府颁布命令,各地尽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七月中下旬,大部分百姓已经安顿妥当,城中一切事物,也逐步恢复正常。
此次东北普遍降雨,辽河、嫩江都发了洪水,受灾的不仅仅是吉省。
奉天、黑龙江两省,也有不少地方遭受洪灾。
一些地方由于官员处置不及时,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灾情很严重。
洪灾使很多人失去家园、财产,甚至不少人消失在了洪水之中,百姓生存困难,只能背井离乡去别处逃荒。
九月初,奉天城内饥民掀起抢粮风潮,不少粮栈、米粮铺子遭到哄抢。
官府派兵镇压,遭到灾民反抗,奉天官员紧急调拨官兵,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这一场暴乱镇压下来。
倭国借口防范高丽革命派头目李范允,向延吉增兵,并且设立乡约、社长,扩张势力。
九月十六,延吉局子街倭国宪兵开枪打伤清军工兵郭振清。
紧接着,倭军强修公所房屋,并枪杀和打伤巡防营多人。
延边镇守使韩登举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兵到局子街,与倭军理论,双方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