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以来,二人与曲绍扬的关系,瞬间就拉近了不少。
第二天开始,曲绍扬亲自陪着二人,在吉林城、长春城、哈尔滨等地考察。
尤其是吉林机器局、各处工厂、学堂、铁路等地,全都看了一遍。
东三省为大清的发祥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自甲午开始,到日俄战争,十来年间东北大地连遭战火,被沙俄和倭国连番洗劫,民生凋敝、疮痍满目。
为谋挽救,朝廷才会派载振、徐世昌前往东北全面考察,以求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
徐世昌一行先到的奉天,然后又去了齐齐哈尔,最后来的吉林城。
因奉天之前还被倭军占领,才归还不久,街面混乱、商铺冷清、行人稀少,一副颓败景象。
齐齐哈尔也差不多一样的情形,市面萧条、商情冷落。
相比之下,吉林城就要好很多,街路洁净、巡警维护治安、商铺林立、行人如织,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再一听曲绍扬主政时的各种举措,以及这几年的成果,载振与徐世昌也不由得暗暗点头,心中赞叹。
别看这位曲大人年纪轻、资历浅,治理地方却很有一套。
将军衙署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曲绍扬也不可能一直陪着。
再者,徐世昌他们是打着查办事件的旗号来巡察,也不可能一直让曲绍扬陪着,那他们还怎么发现问题?
所以几天之后,曲绍扬借口政务繁忙,另外安排人陪同。
那二人也顺水推舟,干脆拒绝了本地官员的陪同,单独行事。
就这样,载振一行人在东北各地辗转两个多月,跋涉数千里,深入了解后,这才返回京城。
随后,徐世昌上了一本折子,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分析了东三省目前的处境,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当然,徐世昌也少不得在折子里,夸吉林将军几句,赞其治理有方,吉省各地治安有序、民生安稳、工商业发达等等。
没过多久,朝廷的嘉奖就到了,封曲绍扬为振威将军。
同时,因病在家休养的张锡銮,也借机起复,调任直隶提督。
得知消息后,曲绍扬立刻命人预备一份贺礼,送去凤凰城。
转眼进了冬月,吉安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大量的黄豆、粮食、药材、木材、煤炭等物资,通过铁路,运往安东等地。
各国的先进机械、商品等,也在安东港装上火车,运送到铁路沿线各大城市。
借此,安东也一跃成为继营口和大连后,东北又一处繁华的开放性港口城市。
腊月初一,清廷宣布,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开为商埠。
紧接着,倭国工兵大佐太田,率倭军进入吉林城,强索居住地和商埠地。
企图将大东门以东至莲花泡十余里之地据为租借地,并驱赶当地住户。
当地住户与倭军发生冲突,随即吉林城驻军在曲绍扬的授意下赶到,驱逐了倭军,安抚百姓。
之后,曲绍扬与倭国代表进行交涉,按照规定划一块地作为倭人居住地和商埠地。
但是,所占民房,需要按价赔偿。
倭方自然不肯,双方僵持不下,曲绍扬直接传令调兵。
倭国代表见此情形,不得已低头退让,与吉省签订了开埠条约,划定居住地与商埠地。
倭国在吉林城设立奉天领事馆吉林出张所。
根据清廷决定,在原来的吉林商务会议公所基础上,建立吉林商务总会。
该会宗旨,联络同业、启发智识、以开通商智。
调查商业、研究商学、备商部咨询、会众讨论,以发达商业。
维持公益、改正行规、调息纷难、代诉冤抑、以协和商情。
商务总会由候补知府朱瀚成为总理事,原吉林城商会会长赵秉璋、著名满族士绅松毓为副理事。
同时,吉省成立矿政局,在海龙、通化等地设立分局,负责调查本境矿产资源。
商民报领矿区,分局委员必须亲自前往勘验,并转报总局。
由此,增加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与管理。
腊月十二晚间,婉瑜突然发动,折腾半宿,生下一个女孩。
张天志一行人本来是奉命勘测长白山与图们江,九月里勘界任务完成,一行人离开吉林城,返回天津。
婉瑜身怀有孕,不宜长途跋涉,所以林若兰跟天志商议,暂时让婉瑜留在吉林。
等年后春暖花开时,正好天志那头也安置妥当,再来接了婉瑜过去。
因此,婉瑜生产之时,天志并不在身边。
好在生产过程十分顺利,小女娃重五斤九两,非常健康。
婉瑜顺利产女,刘东山夫妻升级为外公外婆,可把俩人乐坏了,高兴的抱着小娃,稀罕的不肯撒手。
转过天一大早,刘东山就去电报局,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