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抠儿这些年也不是半点儿长进没有,官场上一些习俗啥的,他多少了解一些。
所以他现在丁点儿也不敢胡折腾,生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这边几个老头子聊得热乎,那头李氏跟林若兰、陈氏,也聊得可起劲儿呢。
“这是允哲跟允瀚家的孩子?哎呦我天,几年不见,也长这么大了?”
林若兰瞅见了李氏身旁一男一女俩孩子,忙问道。
陈彦川是光绪十八年九月出生的,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个子不矮。
他的长相随了陈允哲和沈丽珍的优点,已然长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陈静雅是光绪十九年出生的,今年十四,长相随了何青竹多一些。
个高苗条,眉宇间颇有些英气,有一种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飒爽利落。
“对啊,对啊,一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
彦川、静雅,快来见见你刘爷爷、刘奶奶,还有你曲爷爷、曲奶奶。”
李氏笑呵呵的招呼俩孩子上前来行礼。
陈彦川和陈静雅二人上前来,大大方方的给几位老人行礼问安。
刘东山、曲老抠儿一见,忙把孩子叫到跟前儿来,随口问了几句话,稀罕的连连点头。
“亲家,咋就带着俩孩子来了?其他那几个呢?
我不是听说,这几年家里添了好几个孙子孙女么?”林若兰随口问李氏。
“那几个都小,这么老远带着他们不方便,这俩大了,跟在我们身边还能照应着。
再一个,我和老头子的意思,想把这俩送到吉林城中学堂念书,正好跟振邦、振业他们一起。
这孩子们啊,总不见面就生疏了,还是多相处好一些。”李氏笑着解释道
陈允哲、陈允瀚兄弟成亲晚,孩子也没那么密,如今陈允哲才四个儿子俩闺女,陈允瀚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那几个都还小,出门领着不方便,所以李氏就把俩大的带过来,亲人见见面儿。
“对,对,亲家这话说的在理。
孩子们一起长大,感情才深,小辈儿的这些啊,就应该多在一起相处。
你看,我这趟也是把振全、振生、振文、振民、振庆他们几个都领来了。
想让他们在省城念书,也跟着振邦、振业几个学学。”
陈氏闻言,一拍大腿,果然她们想的都一样。
目前来说,曲绍扬他们这一辈儿的人里头,就数着曲绍扬最有本事,陈家兄弟发展的也不错。
小辈儿的这些将来要想更有出息,少不了从小就得培养。
省城不管怎么说,也比下面的州县强,孩子们岁数到了,来省城念中学正好。
尤其是曲家这几个,将来少不得还要依靠曲绍扬关照着。
早早送过来,跟振邦振业他们培养培养感情,将来稍微拉扯一把,孩子们的前程就错不了。
这也是国人普遍的想法,家里头不管哪个有出息了,能力范围内都会尽量多帮衬一下兄弟、侄子们。
这事儿,是年前曲江来的时候,曲绍扬提的,让家里把几个侄子都送来,一起上学堂念书。
大家伙儿都许久没见面了,这冷不丁的碰面儿,就觉得特别亲,也有数不尽的话要说。
一时间,家里头别提多热闹了。
陈秀芸一看这样,干脆就让人去学堂里,把振业、振武等人都叫回来,见一见姥姥、姥爷,还有表兄弟们。
至于振邦,他正筹备着出国留学的事情呢,没在家,晚上才能回来,到时候再见面吧。
没过多久,振业、振武、振杰等人从学堂里回来,跟陈彦川兄弟见了面。
这些孩子小时候都常在一起玩的,虽说有几年没见了,日常也通书信,所以不怎么生疏。
没多会儿,众人便玩闹在一起,呜呜咋咋的,房盖儿差点儿让他们给掀了。
没办法,陈秀芸只好让孩子们外面玩儿去。
反正将军府地方大,他们爱去哪撒野都行,可别在屋里吵闹人。
等到晚间,曲绍扬父子、张天志、刘新源等人也都回来了,众人聚在一起,又是一番热闹。
天志和新源的婚事定在了二月二十六,消息早就传了出去。
接下来,陆续就有各地定边军的将领、山林巡察队的人、义军首领等等,来到省城祝贺。
二月二十三,因病在凤凰城休养的张锡銮,跟陈允哲、陈允瀚兄弟,结伴来到了吉林城。
“哎呀,义父,您老人家怎么也来了?您现在身体如何?可好些了么?”曲绍扬接到消息前去迎接,见到张锡銮后,曲绍扬赶忙上前来,搀扶着义父。
“好多了,好多了,你给我送去的老山参、萱羊血啥的,挺管用。
加上你岳父的医术也相当可以,休养了这些日子,比之前好太多。
你看我这气色,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