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六十三章 省城团圆年

第六十三章 省城团圆年(2/3)

就是这话呢,于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亲事。

    新源和赵家三姑娘的亲事,就这么说定了。

    腊月十二,林若兰在陈秀芸和媒人的陪同下,带着丰厚的礼物,到赵家提亲。

    因为新源年后就要筹备赴德留学事宜,而这一去怕是要三五载,若是让赵家三姑娘苦等不太妥当。

    两家商议后,决定先成亲,新源再赴德留学。

    等新源在那边安稳下来,也可以想办法接了媳妇过去。

    如此以来,婚期就不能拖延,年后正月十二定亲,二月二十六成亲。

    赶是赶了点儿,好在赵家那头早就预备好了嫁妆,时间上倒也够用。

    新源的亲事说定,接下来还有天志和婉瑜的事情。

    这俩都是一家的孩子,提亲的程序就省了,腊月十六,直接给他们俩定亲。

    天志回吉林属于公干,等着勘查完长白山和图们江,议定边界后,他还要回天津,所以就没必要在吉林城购置房产。

    陈秀芸的意思,曲家在城里有不少房子,挑一处好的收拾收拾,给他们先住着。

    等天志回天津的时候,家里给小两口带足了银钱,到那边购置一处差不多的宅子居住就行。

    再一个,天志和婉瑜岁数都不小了,也别再往后拖,就跟新源一起办喜事,正好双喜临门。

    有这俩月的工夫,也差不多够他们准备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将军府里可就忙了起来,要预备过年,还要准备天志成亲。

    陈秀芸忙不过来,就把那三个妾室也都叫上,一起忙活。

    府里女人们忙,曲绍扬也没闲着。马上要过年了,省府里一大堆事情。

    清廷决定裁撤三姓副都统,于三姓地区设立依兰府。

    在拉哈苏苏设立临江州,将伯都讷抚民同知升为新城府,在呼兰府下设汤原县。

    这些,都归吉林将军管辖。

    另外,趁着日俄战争期间,曲绍扬示意韩登举,收回了夹皮沟官井子金矿。

    山林巡察队联合地方乡绅百姓,收回了光绪二十四年被沙俄强占的呼兰府汤原都鲁河金矿,以及被沙俄盗采的呼伦贝尔地区吉拉林金矿,并驱逐了沙俄在呼玛尔金厂的势力。

    这些金矿,有的属于吉省,有的属于黑省,都得重新招商开采,还得安排重兵把守,严防沙俄卷土重来。

    吉林城崇文书院,先是改为学务处,紧接着又改成提学司,统管全省学务。

    白山书院,则是改为吉林师范学堂。

    并命令各府、州、县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往倭国速成师范专业学习。

    待学成归来后,将在各府州县的小学堂和中学堂任职。

    为抵制沙俄面粉,防止权利外溢,吉林城粮谷商行联合起来,准备在吉林城开设一处大型的面粉加工厂。

    预期投资十万到十五万两,由曲绍扬牵线,从国外进口大型机械加工设备两套。

    预计投产后,日产面粉可达四万斤左右。

    为了与沙俄和倭国争夺矿产,官办吉林额穆德兴煤矿公司成立,先期投入资金十万两。

    同时,曲绍扬整顿警政,设立吉林警务学堂。

    紧接着又创办吉林陆军小学堂,选派学生四十人,前往倭国学习军事。

    腊月十四,清廷命奉天将军赵尔巽,会同吉、黑两省将军,商议三省的战后安置事宜。

    曲绍扬接到命令,立刻前往奉天,等他从奉天返回时,已经是除夕当天了。

    今年战事平息,刘东山夫妻还有张天志都在省城,一家子也算大团圆了。

    府里处处张灯结彩,孩子们高兴的满院子乱跑,时不时就有鞭炮声响起,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傍晚,曲绍扬领着一妻三妾,十个儿女,还有刘东山一家子,聚在花厅中,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

    杨春红在光绪二十九年秋天生了个男孩,取名振成,虎头虎脑的挺招人稀罕。

    林玉环在光绪三十年二月生下一个女孩,叫佳莹,长相随林玉环多一些,粉粉嫩嫩、肉嘟嘟跟糯米团子似的,十分可爱。

    这几年,陈秀芸和孟兰心都没再生孩子。

    陈秀芸已经有四儿一女,她成天忙着府里的各项事务,没有精力再照看奶娃,索性就跟曲绍扬商议好,不再生了。

    至于孟兰心,本就不是易孕体质。

    加上她生完佳莉才半年,就领兵上了战场,对身体也有损伤,这几年一直没能再怀上。

    反正她已经有两儿一女了,生不生的都无所谓。

    十个孩子,最大的振邦,过年就十八了,最小的佳莹,过完年才三岁。

    曲绍扬瞅着满屋子叽叽喳喳、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再看看容颜依旧美丽,各有特色的妻妾,心里越发满足。

    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年,如今有娇妻美妾陪伴左右,儿女成群天伦之乐,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