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地方,先去客栈安顿下来,然后曲绍扬带着东西,直奔曹主簿家里。
曲绍扬能当上巡检,曹主簿在中间没少出力。
要不是曹主簿在知县大人跟前儿说了曲绍扬不少好话,知县哪能知道曲绍扬是干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曲绍扬既然来县城送年货,肯定要先去曹家。
临近黄昏,曹主簿正好从衙门刚回家坐下没多久。
一听下人来禀报,说是曲巡检到了,曹主簿立刻出门相迎。
曹府门外,曲绍扬领着俩伙计,带着不少东西,正等着呢。
“哎呀,曲大人,好久不见,近日可好啊?”曹主簿见到曲绍扬,眉开眼笑的上前寒暄道。
曲绍扬朝着曹主簿拱手行礼,“曹大人,可不是有些日子没见了怎么?
秋天这一阵子太忙,也没工夫进城来看望曹大人。
这不是马上就进腊月,快要过年了么?略备些薄礼,都是乡下土产,曹大人别嫌。”
“哎呀,你看看,曲大人这也太客气了,大老远的还给我送年礼来。
快,你们几个,赶紧把东西搬进去。
曲大人,请进,晚饭吃了没有?正好家里正要吃,咱哥俩喝点儿。”
曹主簿十分亲切的抓着曲绍扬衣袖,将曲绍扬让进了府里。
二人来到前厅,各自坐下,家里的下人赶紧送上热茶和点心等。
曲绍扬跟曹主簿俩人,边喝茶边聊天。
闲聊之中,曲绍扬透露出来,他这次进城,就是想给衙门里几位大人送点儿年礼啥的。
不过他跟那几位都不太熟,贸贸然的送礼怕是不太妥当。
曹主簿一听就明白了,当即笑道,“这个简单,明天一早,我就去县衙面见知县大人,帮你带个话儿。
至于林县丞那边,你就不用去了,他如今在柳树河子分防,不在县城里。
刘典史那里也好说,回头我跟他打个招呼。”
县丞、主簿,属于是佐贰官,而典史、巡检等,是县衙的属官,两者并不相同。
这其中,县丞是八品的官职,略低于知县一级,辅佐知县办理各项行政事务。
实际上,由于大清朝实行的是正印官的“独任制”,县丞的位置就非常尴尬。
经常受到知县的排挤,根本无法发挥辅佐知县的作用。
县丞手里没有实权,有的甚至都不如知县身边没有品级的幕僚地位重要。
因通化所辖地域广阔,又处于边疆,形势复杂,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开春的时候设立了鸭绿江巡检、八道江巡检两处管理地方事务,颇见成效。
所以秋天的时候,陈知县又向道尹大人提议,在柳树河子设分防,暂时让林县丞过去分管柳树河子周边事务。
就这样,林县丞被派去了柳树河子,因此不在县里。
曲绍扬一听,暗自庆幸,得亏他先来找了曹主簿。
要不然,只怕是送礼不成,闹不好还要得罪人。
“多谢曹大人指点,那就太感谢大人了。”曲绍扬赶忙向曹主簿致谢。
“叫什么大人啊,你我品级相同,岁数也相差不大。
这样,往后咱就是兄弟了,我比你年长,算是你老哥。”
曲绍扬会做人,曹主簿得了不少好处,那肯定要跟曲绍扬交好。
俩人实际相差十多岁呢,曹主簿主动认曲绍扬这个老弟,这就是在拉近关系。
“那我可就不跟大哥客气了啊,往后兄弟少不得有事情要麻烦大哥。”
曹主簿主动示好,曲绍扬就坡下驴,俩人相视一笑,就这么关系越处越近。
俩人聊了一会儿,正好晚饭也好了。
曹主簿让人拾掇了一桌酒席上来,再打点儿好酒,俩人边喝边聊,一直聊到了挺晚,曲绍扬这才告辞离开。
等曲绍扬一走,曹主簿立刻把下人叫过来,询问曲绍扬都送了些什么。
下人忙把礼单拿来,曹主簿看完之后,十分满意。
“媳妇儿,这是鸭绿江分防巡检曲大人送来的年礼。
礼单你收着,回头你帮我置办一份儿回礼,别太寒酸了。
这位曲大人年纪虽然不大,办事倒是挺老到又妥帖。
我瞅着,这人不简单,指不定将来能够飞黄腾达,咱能结交的,千万别得罪。”
曹主簿拿着礼单去了后宅,将礼单交给妻子保管,并嘱咐道。
第二天一早,曹主簿就去了衙门,找到陈知县,跟陈知县说了曲绍扬来县城的事。
“大人,曲巡检说,快过年了,大人操持全县大小事情,公务繁忙十分辛苦,怕是也没时间置办年货。
所以特意预备了些土产,想要给大人送来。
大人,你看怎么安排合适?”
知县,跟典史、主簿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