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1章 海的那一边,还有一个岛国

第421章 海的那一边,还有一个岛国(3/4)

仍然龟藏在国内呢?

    这样的话,前面的一切猜测都要推翻重来。

    仍然有刁民要害朕……

    “这样推理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就先以百济国单独策划为出发点……”

    李明陷入了沉思。

    百济如果想要动自己,在大明制造混乱,其目的不可能是为了给地主阶级张目。

    理由无非有三个——

    一是摆脱藩属国的地位,自己称帝。

    二是为高句丽复国。

    三是侵吞大明的东北领土,扩张本国的利益。

    其中,一、二两条动机又可以统一归到第三点上。

    问题来了,作为孱弱的东夷之邦,真有这个能力和胆识,敢来挠一挠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痒痒肉吗?

    答案是,有的。

    大唐即使在鼎盛时期,四方蛮夷也常常不老实,有事没事过来蹭一下。

    比如高句丽、吐谷浑、吐蕃、临邑等等,突厥就更不用说了。

    华夏文化圈,突出一个白眼狼文化——

    东南西北,不管哪边的猴子,都觉得自己是小华夏,都想要争一争正统。

    所以,百济也可以把大明当做另一个“大唐”——

    对核心汉地暂时不敢妄动。

    但对延迟爆表的边边角角,他们还是敢过来蹭便宜的。

    “不过,他这是打错主意了啊。

    “该好好问问百济人,他们到底想怎么样了。”

    怎么问,也是有讲究的。

    用嘴问,会显得软弱,得到的答案也几乎肯定只有一句:我不道啊!

    但直接用拳头问,又显得太穷兵黩武了。

    而且现在财政紧张,西南那边也得动兵。

    如果再在东北方向开辟第二战场,对角线跨越亚洲大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估计房遗则都得发出尖锐爆鸣了。

    “直接问是问不出来的,直接打也站(没)不(有)住(经)脚(费)。

    “还得继续往深处查,查他个证据确凿,查他个水落石出。

    “等调查结束,这场暴雨季节也差不多拖过去了。国内堤坝建设不再紧迫,预算生出来就能开战了。

    “趁夏秋天热,先打百济,冬天再打真腊。

    “跨度这么大,军费一定得爆表吧?不知道房遗则会怎么想……”

    李明在心中简略地做着规划,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

    “这雨,该下到什么时候啊……”

    …………

    “今日天晴气朗,是举办夏日祭典的好日子啊。

    “祭奠我们逝去的国之重臣,苏我氏一族。”

    新罗百济高句丽所在的朝鲜半岛,还要再往东。

    东瀛列岛,倭国。

    新即位的孝德天皇一脚踩在焦黑的废墟上,仰望着碧蓝澄澈的天空,脸上满是纯粹的笑容。

    在他的脚下,被烧成焦炭的断壁残垣之间,躺着一具干瘪如同枯枝的焦尸。

    几乎没有人认得出来,这具焦尸曾是倭国第一权臣,苏我虾夷。

    就在几日前,他的儿子苏我入鹿被孝德天皇——当时还是皇子轻——在一场“鸿门宴”式的宫廷政变中诛杀了。

    这便是“乙巳之变”。

    皇权的绊脚石已经在这次政变中被铲除了,橡皮图章天皇再次拥有了实权。

    由是,岛国诸氏族暂时结束了分裂,名义上统归大阪难波宫的天皇领导。

    这便是岛国中央集权的发端。

    “报告天皇陛下,根据汇报,百济、新罗二韩进贡的使者已经抵达奈良藤原京(即飞鸟),等候陛下召见。”

    孝德天皇的近臣,此次乙巳政变的操盘手中臣镰足向陛下上报,语气十分恭敬。

    刚才还和风细雨的天皇,脸色骤然变化,如同夏季的暴雨一般,毫无征兆地大发雷霆:

    “奈良!奈良!怎么还是奈良!

    “他们难道不知道,朕已经将天下之都,从藤原京迁到难波宫了吗!难波宫,才是天下的中心!”

    近臣惧怖,低头不敢多言。

    疾风暴雨之后,又是风平浪静。

    须臾,天皇的表情又变得温文尔雅了起来。

    “还请爱卿安排人马,为进贡的二韩使者接风洗尘,接引他们来京。

    “好吗?”

    淡淡的一抹微笑。

    “是……是!”中臣镰足感到自己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心惊胆战地退下。

    小插曲过后,孝德天皇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嘴里不停地嘀咕着。

    “二韩……原本是三韩。百济,新罗,还有一个高句丽。

    “高句丽,去哪里了呢……”

    他的视线投向了西方。

    海的那一边。

    “明……

    “李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