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一直避着我、在生我闷气么,怎么……
李明将疑惑的目光瞥向一旁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是一脸无奈,勉强挤出一个笑脸:
“书房逼仄闷热,臣也建议公主殿下去往凉亭暂歇,奈何殿下不肯……”
看着老舅左右为难的窘样,李明也只想扶额。
首先,一个外人是怎么混进国务衙门的?
理论上,李明达同学和李承乾、李治同学一样,身份也是战俘啊。
她能随便溜达出“战俘营”(也就是皇宫)也就罢了。
怎么还溜达进了帝国的统治中枢了?
这比在长安老家还要自由快乐嘛!
当然李明知道,这锅不在可怜的门卫老头。
这锅还得由杨太后亲自来背。
一定是太后有事没事就带李明达上这儿串门。
久而久之,骗过了这里的碳基刷脸系统……
似乎是感受到了李明狐疑的目光,李明达主动开腔了:
“启禀陛下,臣不是擅闯,亦非守卫不称职。臣是得了太后殿下的许可的!”
说着挺了挺腰,故意将一块镂金腰牌展示给李明陛下看。
老妈……看着杨太后在这块临时腰牌上的亲笔签名,李明不禁嘴角抽搐。
“臣此次前来,是为了直言进谏,面刺陛下之过的!”
李明达说明着自己的来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冷淡而公事公办。
奈何她气场实在欠奉,导致实际效果就像小孩子硬装大人似的,让经过训练的长孙无忌也忍不住:
“噗嗤……”
掩着嘴偷偷笑出了声。
虽然自己的工作受到了些影响。
但是偷看外甥和外甥女的修罗场,也是别有一番生趣,就当工作之余的解乏逗闷子了。
李明斜了幸灾乐祸的某人一眼,冷冷道:
“此事事关国家机密,请无关人等退避。”
长孙无忌:“哦?什么机密,连副首相都不能知道?”
李明:“是只有首相才配知道的机密,谁听见谁就得给我当首相。”
长孙无忌:“告辞。”
怀着无法偷听八卦的满腹遗憾,国舅爷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书房里只剩下姐弟两人。
李明叹了口气,道:
“姐,之前我不是故意不搭理你,只是时机未到。时候如果到了,相信你会理解……”
“罪臣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罪臣哪敢揣测陛下圣意。是放置、囚禁还是诛杀臣,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李明达语气生硬地给他顶了回去。
李明脑壳疼。
怎么回事,怎么莫名有种在哄小女友的错觉?
你是姐姐,我才是弟弟啊。
觉得血亏的李明便只能顺着对方的话茬,在李明达幽怨的目光中,慢慢回到了自己的龙榻上,端起了皇帝的架子,清清嗓子道:
“卿有何事上奏呀?朕一向闻过则喜。”
哎哎哎你个臭弟弟还真端起来了!……李明达暗自咬了咬银牙,气鼓鼓地“上奏”道:
“陛下为了争夺帝位,悍然发动战争。死了那么多人、花了那么多钱。
“明明可以不打仗的,明明可以给父皇写个信、通过政治解决的。为什么要选这个下下策?
“后来皇兄都投降了,没有人和你争皇位了,为什么还不收手,还要和父皇自相残杀?
“虽然承蒙祖宗保佑菩萨保佑,父兄都安然无恙。
“但是因此死去的将士百姓不会复活!陛下要怎么给他们一个交代?!”
语气冲得很,已经不能算“进谏”,而是在当面责骂了。
当然,李明倒是不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反问:
“在卿的嘴里,朕可真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狂人。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依卿的意思,朕应该怎么做?是不是应该下罪己诏,退位让贤啊?”
“啊这个……”李明达被问卡壳了。
她是怀着一腔热血,才从战争开始一直激愤到现在的,却还没冷静思考过,事情应该怎么收场。
李明笑呵呵地看着茫然的小姑娘。
晋阳公主生气的,不仅是骨肉相残。
更气同胞相杀,生灵涂炭。
能站在普通士兵和天下百姓的立场上,这觉悟就不低啊。
只是……
“政治哪有这么简单,非黑即白。政治是反常识的。”
在把小老姐捉弄过瘾以后,李明认真了起来。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陛下你在说什么东西,我们不是在讨论佛法。”李明达不是很听得懂。
但她不想表现出来,倔强地叉起了腰,表现出自己被对方忽悠的愤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