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 第1401章:活着真好!

第1401章:活着真好!(1/2)

    车队沿着蜿蜒的下坡路持续行驶,海拔表的数字缓缓回落,胸腔那股被无形之手攥紧的压迫感也逐渐减轻。

    窗外,蛮荒的雪山景象渐渐被舒缓的河谷取代。

    浑浊的江水在谷底奔流,两岸开始出现零星的绿色和牦**的身影。

    车内很安静,只有引擎的低吼和轮胎碾过路面的噪音。

    何雅依旧看着窗外,但不再是那种放空的状态,她的眼神跟着掠过的风景移动。

    偶尔会拿起手机拍下一张山坡上孤独的放牧人,或是江心中突兀矗立的巨石。

    我没有打扰她,也沉浸在刚才与童欣那通信号不佳的通话所带来的余韵里。

    东达山垭口的风似乎还留在感官里,带着刺骨的凉和一种洗涤后的清明。

    对讲机里,张野的声音再次响起。

    “前面是怒江七十二拐,集中精神,跟紧。”

    话音刚落,道路陡然变得险峻起来。

    一侧是近乎垂直的峭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怒江峡谷。

    公路如同一条细瘦的带子,在近乎垂直的山体上硬生生切割出无数个连续的“之”字形弯道。

    一层叠着一层,直至视野尽头,看得人头晕目眩。

    何雅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抓紧了头顶的扶手,喃喃道:“我的天……这路……”

    我全神贯注,双手紧握方向盘,眼睛死死盯着前方张野的车尾,不敢有丝毫分神。

    每一次转向都小心翼翼,控制着车速,在狭窄的弯道上与对向偶尔驶来的车辆谨慎会车。

    车轮仿佛就压在悬崖边缘,怒江在脚下奔腾咆哮,水声混着风声,更添了几分惊心动魄。

    这是一段对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张野的车开得很稳,始终保持着安全且匀速的前行,给我们后面的车树立了标杆。

    林茜坐在张野的副驾上,想必也是心惊胆战。

    不知拐过了多少个弯,手臂因为持续紧张地操控方向盘而有些发酸,额头也渗出了细汗。

    何雅更是脸色发白,紧紧抿着嘴唇。

    终于,当最后一个险峻的弯道被甩在身后,道路变得相对平缓时,所有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过了。”张野简短的通报从对讲机传来,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何雅长长吁出一口气,松开了抓着扶手的手,掌心都是汗。

    “这辈子不想再走第二遍了。”她心有余悸地说。

    我笑了笑,没说话,但心里却有一种征服天险后的轻微成就感。

    怒江七十二拐,就像进入藏区腹地的一道天然关卡,闯过去了,便意味着我们又向目标迈进了一步。

    下午时分,我们抵达了邦达镇。

    这是一个比芒县更小、更具藏地风情的镇子。

    海拔依旧在四千米以上,但地势相对开阔。

    远处是广袤的邦达草原,枯黄草色连接着天际,几座雪山点缀在草原尽头,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金光。

    我们找了家旅馆住下。

    安顿好后,我独自走到旅馆外的空地。

    看着夕阳将草原和雪山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经历了东达山垭口的极致壮阔和怒江七十二拐的惊心动魄,此刻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童欣发来的消息,只有两个字:

    “到了吗?”

    她走过,所以算准了我抵达邦达的时间。

    “到了,邦达。”我回复,附加了一张刚刚拍下的草原日落照片。

    她很快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没有再多的话语,但这种跨越距离的、简单的报平安和分享,却像这高原落日的余温,熨帖着独自跋涉的孤寂。

    何雅也走了出来,站在我身边,一起看着远方的落日。

    “明天,”她轻声说,“就要过业拉山,去然乌湖了。”

    “嗯。”我点点头,转头向她问道,“怎么样这一路走下来?”

    何雅耸了耸肩道:“比想象中艰辛,不过感觉很不一样。”

    “那我采访你一下,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咳咳!~”

    何雅清了清嗓子,故意板起脸,用一种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说道:

    “本台特约记者何雅,在海拔四千零八米的邦达草原为您发回现场报道。经过连日跋涉,翻越天险,此刻面对此情此景,唯一的感受就是:活着真好!”

    她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眼角弯弯的,夕阳的金光落在她睫毛上,跳跃着细碎的光点。

    我也被她逗笑了,配合地问道:“那么,何记者,除了‘活着真好’,这一路走来,就没有其他……更具体一点的感触吗?比如,对人,对事?”

    何雅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她转过身,再次面向那一片被落日熔金浸染的草原。

    她的播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