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62章 梁丰:鲤鱼焙面,延津风味!(8K还5)

第62章 梁丰:鲤鱼焙面,延津风味!(8K还5)(5/6)

    “听到胡兄的话了吧?”

    “别太铺张,简单些,上几个咱们开封的特色菜就行。”

    大堂经理闻言,当即点头应下。

    一边点头一边继续拍马屁道。

    “胡大人,梁大人当真是高风亮节,不愧为我大唐官员之表率……”

    梁丰和胡广德一起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包厢。

    两人各自落座,有侍女上来给他们各自倒茶。

    两人一边喝着一两茶叶就不知道能换多少粮食的明前龙井,一边聊着河南当前的灾情。

    “去年冬天的雪很少,是个难得的暖冬,但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入夏后便爆发了蝗灾。”

    梁丰叹着气说道。

    蝗虫这东西,秋天的时候会将虫卵产在土地里。

    如果冬天天气不够寒冷,冻不死虫卵,那等开春之后,蝗虫就会迅速繁衍,直至成灾。

    胡广德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继续询问道。

    “这蝗灾爆发前,就没个预兆吗?”

    “若是能有个预兆,提前有所防范,那蝗灾的受灾情况是否能好一些呢?”

    梁丰表情无奈的说道。

    “是有预兆,今年开春后,整个河南就几乎没怎么下雨,各处也是零零星星的有蝗虫出现。”

    “只是,地方上的百姓太过愚昧,发现蝗虫之后,不是上报官府防治,而是跑去祭祀蝗神庙去了。”

    “等官府反应过来,蝗虫便已经开始肆虐成灾,难以控制……”

    这年头,百姓是很愚昧的。

    遇到很多事情都喜欢归于神明,比如说,遇到蝗灾要祭蝗神,遇到洪涝要祭龙王,遇到旱灾要打旱魃……

    由于历朝历代的官府都实在太过混蛋,百姓们遇到事情,宁愿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明,也不愿和官府打交道。

    对于这点,别说梁丰了,即便是李奕这个皇帝也没办法。

    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推广教育,给更多的人启蒙,借此来唤醒民智,解放愚昧。

    胡广德闻言,表情也很是复杂,只能举杯道。

    “喝茶喝茶!”

    “梁兄别想这些了,反正现在朝廷赈灾的物资已经送到。”

    “事情最终一定会好起来的!”

    梁丰见此,拿起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

    心中却是有些感叹。

    他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传统文人,本来对于皇帝重视工商,开海促进贸易,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国策是有些不满的。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若想稳定发展,便当重农抑商,无为而治,效法三代。

    但是没办法,李奕是开国皇帝。

    以他开国皇帝的威望和权力,只要他认定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人能够反对。

    梁丰虽对李奕重视工商的态度不满,但也只能心里憋着。

    在做事时,更是必须贯彻皇帝的意志,按照皇帝的想法来做。

    不然的话,别看他是封疆大吏,可皇帝要撸掉他,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但是,如今随着河南蝗灾爆发,朝廷只用了短短数日功夫,便调集了海量物资前来增援河南赈灾,梁丰的想法有些变了。

    他这才意识到,朝廷重视工商发展,貌似也不是坏事。

    不说别的,就拿调集和运输赈灾物资的事情来举例。

    历朝历代,如果地方上爆发天灾,从消息传到京城,到京城调集物资,再到物资运输来灾区,最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等物资运到灾区,黄花菜都凉了!

    可现在呢?

    随着大唐推动工商发展,铁路,电报等新奇事物开始大规模应用。

    大唐只是用了数天,便完成了历代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的物资调集和运输工作。

    如果放在满清,河南遭遇蝗灾的消息,现在只怕才刚送到京城。

    可大唐呢?

    第一批赈灾物资就已经运抵河南了。

    这其中的差距,不可以常理度之。

    梁丰和胡广德继续聊天,不多时,菜品逐渐上齐,梁丰当即招呼胡广德动筷。

    “胡兄尝尝这个,鲤鱼焙面,延津风味,味道还是不错的……”

    胡广德闻言,当即提起筷子,夹向了面前的菜品。

    就在胡广德夹起一筷子焙面准备送入口中之时,包房的门被从外边敲响了。

    梁丰放下拿起酒杯的手,转头问道。

    “是谁在外边,有什么事情?”

    梁丰话音落下,只听得包房外响起他秘书林嵩的回话。

    “启禀大人,是我,林嵩。”

    “卑职有要事禀报!”

    梁丰微微蹙眉,但还是说道。

    “进来说话!”

    而后,随着嘎吱一声门轴摩擦声,林嵩迈步从外边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