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的夕阳照耀下,英军舰队的白色风帆几乎被染成血色。
辽阔无垠的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的碎木和残尸。
只是,英军想要撤退,唐军岂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真当这孟加拉湾是他们昂撒人的,他们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
方海洋座舰上的旗令一阵变换,唐军舰队浩浩荡荡向着溃逃的英军展开追击。
这时候,双方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上的差距便又显现出来了。
英军舰队的动力系统明显不如唐军,他们根本摆不脱唐军的追击。
随着时间流逝,双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能够被拉远,反而是越来越近。
面对一心逃跑的英军舰队,唐军这边明显少了许多顾忌,不再刻意保持双方之间的距离,而是开始拉近距离,以追求舰炮能够打出更高的命中率。
轰!轰轰!
随着距离拉近,唐军舰炮的命中率明显上升,舰炮轰鸣声中,不断有英军战船中炮。
而每次中炮,英军的战船都会被重创。
英军蒸汽铁甲船上的防护装甲,在唐军的舰炮面前,和纸糊的完全没什么区别。
而与此同时,正在恒河口和唐军炮台对轰的英军舰队也是接到了己方蒸汽铁甲船舰队撤离的消息。
顿时,他们便是一阵大乱。
大乱之后,英军也只能灰溜溜的撤离战场,准备先撤回加尔各答。
炮台上,唐军守军传出一阵欢呼。
……
辽阔的孟加拉湾海面上,英军和唐军舰队一追一逃,不断拉扯。
英军一路损失惨重,又有十余艘蒸汽铁甲船,以及更多的风帆战列舰被击沉。
从达卡通往加尔各答的这一路上,随处可见英军舰队的残骸,以及英军士兵的浮尸漂浮在海面上。
终于,在双方的一追一逃之下,英军舰队撤至了胡格利河的入海口。
沿着胡格利河的入海口向内陆驶去,没多远就是加尔各答这个英国在印度的大本营。
英军舰队仓惶窜入了胡格利河河口,而唐军在坚持一幕之后,也是将舰队停泊在了河口之外。
与英军舰队,以及英军布置在河口处的炮台摇摇对峙。
“司令,英军撤近了胡格利河的河口,我们要继续追击吗?”
眼见英军舰队停在河口内,近在眼前,方海洋的副手来到他的身边询问道。
方海洋闻言,只是一言不发的遥望着河口内的英军舰队,片刻之后,神情有些失望的摇摇头说道。
“不必了,传令下去,收兵,回达卡!”
之所以不继续追击,方海洋自然不是不想追击,彻底歼灭英军舰队。
而是因为如今的唐军舰队实在没能力继续展开追击!
一是今日的一场苦战,唐军舰队各条战舰上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几乎全部全力运转了一天,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些问题,急需检修。
否则的话,指不定就得坏半道上!
这要是哪条万吨战列舰在追击英军舰队的过程中坏在胡格利河之中,然后被英军舰队反杀,那这个后果可就严重了。
二则是因为唐军此战炮弹消耗极为严重,战舰上弹药舱内的弹药几乎就要见底。
必须得返回港口进行补充!
在完成弹药补充之前,唐军即便追入河口,也没什么作用,无法对英军舰队造成什么威胁。
三则是因为加尔各答是英国人在印度大本营,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首府所在。
胡格利河的入海口处,英军修建了炮台,布置了相当强的火力,用于拱卫加尔各答。
唐军若想进入胡格利河的河口去追击英军舰队,最先要对上的,就是英军修在胡格利河河口的炮台,以及英军舰队的双重夹击。
而现在的唐军,却是并没有足够的弹药储备区拔掉英军炮台,然后再歼灭英军舰队。
所以说,为了保险起见,放弃追击扩大战果,撤兵,就是唐军舰队目前最好的选择。
在下达撤兵的命令之后,方海洋继续做出安排。
“立即派人清点此战我军的战果,然后,好向朝中报捷……”
终归还是不一样的!
方海洋有些急着想要将此次孟加拉海战大胜的消息送回朝中。
让皇帝,让满朝文武,让天下百姓,都一起高兴高兴!
然后,他老方才好升官发财不是?
……
胡格利河的河口内。
一艘英国蒸汽铁甲船的甲板上。
被从海中捞上来的额尔金伯爵和卡特爵士站在一起,看着唐军舰队放弃追击,缓缓驶离河口。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呼出一口浊气。
“上帝保佑!”
“上帝保佑大英!”
“该死的唐国人,终于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