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45章 吃饱穿暖就是人心所向

第45章 吃饱穿暖就是人心所向(1/4)

    从张家口到归化城,距离不过三百公里。

    如今,大唐修建铁路的速度几乎达到了每个月五十公里。

    三百公里,差不多半年也就能修完。

    车臣汗闻言,满意的微微颔首。

    然后迈步向着工地上走去,车臣汗在进入工地之后,一名名工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向车臣汗行礼问好。

    “见过大汗!”

    “大汗金安!”

    “……”

    这些工人,除去一部分关内来的技术工之外。

    剩下的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漠北诸部的民众,其中自然也包括车臣汗部。

    在修建张北铁路时,大唐定下的建设方案便是由朝廷出技术,晋商出资金,漠北诸部出工人,三方合力共同修建这条连通关内和漠北的铁路。

    之所以要调用漠北诸部的人力来修铁路,除去漠北诸部的人力较为便宜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为了给漠北诸部安排工作。

    李奕始终明白,想要一个地方稳定下来,光靠军事压制和政治手腕,那只是治标不治本。

    利用宗教进行管理,也不过只是饮鸩止渴。

    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但长远来看,肯定是不行的。

    想要彻底让一个地方安稳下来,彻底归心,真正有效的手段,便是发展经济。

    通过发展经济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举个最粗浅的例子就是,如果一个地方人人都能老婆孩子热炕头,那这个地方,绝对不会有人造反。

    漠北诸部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要大唐能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给他们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自然漠北也就稳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大汗想要造大唐的反,甚至都不用大唐发兵平叛,这些生活稳定的民众自己就能把造反的大汗绑了,来向大唐祈降。

    什么是人心所向?

    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就是最大的人心所向!

    而修铁路,便是大唐提供给漠北诸部的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

    车臣汗在工地上巡视一圈,看着工人们卖力干活,神情非常满意。

    虽然车臣汗知道,一但大唐把铁路修到漠北。

    那么,漠北便将彻底被大唐掌控。

    他这个大汗,再想要自主权,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从今往后,他便只能乖乖做大唐的忠犬。

    但这不重要!

    因为车臣汗更知道,朝廷给铁路工人发工资时,工资会先从他这里过一手。

    这里面的利益,可是相当惊人的。

    这铁路才刚开修几个月,他车臣汗便给自己购置了一辆新轿车,在京城又置办了一间大宅子。

    要知道,现在大唐的汽车产业才刚刚起步,产业规模还不算大,产能也不算高。

    一个月最多能生产百来辆!

    在这个时候想要拿到汽车,要么你关系足够硬,要么你就得加钱。

    而车臣汗,和关系硬是肯定没什么关系的。

    说白了,他就是通过加钱才把汽车给拿到手的。

    而且,如今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大唐京城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

    车臣汗拿下那座大宅子,同样也花了不少钱。

    可想而知,他在修铁路这件事情上,究竟捞了多少。

    所以,被真金白银喂饱了的车臣汗,如今并不在意大唐把铁路修到漠北去。

    ……

    忙活了一上午,随着提醒开饭的锣鼓敲响。

    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迈步走向饭棚排队打饭。

    巴图手中拿着碗筷,站在队伍中,伸了个懒腰。

    全身上下很多地方都因为高强度的劳动而明显酸痛,但他脸上却满是笑容。

    因为,这铁路工地上的工作累归累,但胜在长久稳定,旱涝保收,且待遇也算不错。

    包吃包住,一个月一块银元,这个待遇在巴图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要知道,他以往在部落中给贵族老爷放羊的时候,贵族也就是管他个吃饭而已,工钱一律是没有的。

    甚至,一但发生什么天灾人祸,他放牧的牛羊病死,他还得挨鞭子。

    很快,打饭的队伍便排到了巴图。

    巴图端着碗上前,打饭的大师傅给他碗里舀了一大勺夹杂着肉丝的土豆白菜烩菜,以及两个半个脑袋大的杂粮饼子。

    端着碗,随便找了个地方蹲下,巴图便开始吃起了午饭。

    一口饼子,一口菜,巴图吃的很是香甜。

    这些食物虽然不算精致,但胜在量大管饱。

    虽然杂粮饼子和菜都是有数的,但除去这些之外,还有棒子面粥和煮土豆。

    吃完不够的话,这些东西能再去领。

    吃饱为止!

    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