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30章 彼得:三百对五千,优势在我!(6K)

第30章 彼得:三百对五千,优势在我!(6K)(2/5)

 车臣汗部出身苏尔格骑着马,随军而行,整个人的胸口都仿佛有一股热血在激荡。

    “额秀特,这些罗刹人不断东扩,欺负了我们蒙古人好几百年,如今,终于轮到我们反击了!”

    虽然这次所谓的反击,是唐军发起的,他们蒙古人在军中最多也就是运输运输粮草辎重,打打下手。

    但是苏尔格依旧有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

    “佐领,前方三里就是恰克图了。”

    “司令官有令,命我等准备扎营,大军要在恰克图城外休整。”

    一名蒙古骑兵飞驰而来,来到苏尔格面前说道。

    苏尔格闻言,当即开口招呼。

    “小伙子们,动作都快些,把那些帐篷取出来,搭起来,快,快,快!”

    随着苏尔格的军令下达,其部的一队蒙古民夫开始忙活起来。

    从船上卸下一口口箱子,打开箱子后,将里面的帐篷取出,沿着河边扎营。

    很快,一顶顶深绿色还带着迷彩条纹的帐篷便扎好了。

    唐军见此,也是纷纷下马,进入帐篷准备休息。

    至于说喂马巡营,埋锅造饭的事情,自然由那些从各部征召的蒙古民夫负责。

    至于说唐军休息,让他们干活,这些民夫会不会有所不满?

    怎么说呢,唐军刚在库伦打服他们没多长时间。

    而蒙古人对于强者,向来是很尊敬的。

    为强者服务,他们并不会觉得耻辱!

    完成扎营之后,冯子材则是召集麾下众将议事。

    “过了恰克图,就进入沙俄境内了。”

    “根据我军的侦察兵回报,我们继续沿着色楞格河再走两天,就能抵达沙俄那边的边境重镇楚库柏兴。”

    “而根据军情处方面送来的情报,沙俄在楚库柏兴总共驻扎了两个营的兵力,一个哥萨克骑兵营,一个步兵火枪营,两者都不满编,总数约五百人左右。”

    “除去这五百名士兵之外,沙俄在楚库柏兴大约还有近千人的居民。”

    “而这些居民,则是全民皆兵!”

    这种事情很好理解,如今的远东对于沙俄来说,依旧可以算是开扩之地。

    在开扩之地为了安全起见,为了增强实力,加快开扩进度,全民皆兵是一个很正常的操作。

    就比如说大唐向吕宋和婆罗洲移民时,所采用的组织方式,也是参考隋唐府兵,明代卫所制,用的全民皆兵的组织模式。

    忙时耕种,闲时操练,以应对外敌和开扩的双重需求,不外如是。

    虽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民兵,由于不能长时间训练,战斗力或许有限,无法适应火器应用率越来越高的近现代战争。

    但是,用来对付一下南洋当地的土著,应对土著可能的威胁,还是没有问题的。

    冯子材话音落下,一旁的张乐行旋即接话道。

    “也就是说,我们所要面对的,不光是沙俄士兵,还有沙俄的民众?”

    冯子材点点头,直接了当的说道。

    “照目前的局势来看,确实如此!”

    张乐行继续询问。

    “那除此之外呢?可知沙俄方面在楚库柏兴的火炮力量吗?”

    冯子材继续说道。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沙俄在楚库柏兴修筑了一座棱堡。”

    “棱堡内共有31门火炮,其中大部分都是6磅和12磅的轻炮。”

    “口径最大的火炮,不过也就只是一门24磅的长管加农炮。”

    很显然,沙俄虽然在远东也修了棱堡,但棱堡的火力配制却是远不如欧洲那边。

    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沙俄在西伯利亚当地没有铸炮的能力。

    而如果要从欧洲本土向西伯利亚转运火炮的话,成本又实在太高。

    所以,也就使得沙俄在远东的棱堡建筑主体倒是修的不错,但在火力配制方面,却大部分都是丐版。

    张乐行闻言,明显松了口气道。

    “司令,在我看来,这沙俄的棱堡也不太行嘛!”

    “以我军炮兵的战斗力,最多半天,就能把沙俄的棱堡给拔掉。”

    张乐行虽然是个骑兵军官,但他对于唐军炮兵的战斗力也是了解的。

    不了解的话,他可没办法指挥骑炮协同作战。

    冯子材也是点头道。

    “此言确实不错!”

    “不过,我们得加快些进度了。”

    “现在的天气已经明显开始降温,如果我们不能再入秋之前,将伊尔库茨克拿下,那就只能等明年再动兵了。”

    在西伯利亚作战就是这点不好。

    天气一冷就没办法打了。

    且每年的气候温暖期又实在是太短,只有那么三四个月。

    这也就使得,唐军如果想在西伯利亚作战,那必定将会是一个耗费日久的大工程。

    按照朝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