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 第20章 铁路网的设想(6.2K)

第20章 铁路网的设想(6.2K)(3/5)

陆路交通,连通华北,华中,华南三大地域吗,是为大唐目前最为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而京兰线,则是自京城出发,经由正定,太原,西安,兰州,抵达西宁,全程经由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几省,全长近两千公里。”

    “主要目的是连通大唐东西交通,促进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发展。”

    听着张阖的回报,李奕听得津津有味。

    他李奕如今虽然修不起八横八纵的铁路网,但一横一纵还是可以修的。

    当然,是分期。

    如果让李奕一口气支付修铁路的全部费用,大唐朝廷的财政破产也给不起。

    但是,一次性给不起,可以分期嘛,实在不行还能借钱来修。

    李奕有想法,想要发行一波铁路修建债券,用于支持大唐修铁路,只不过是目前还在考虑当中。

    之所以要选择先修京广线和京西线这两条铁路。

    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交通便利。

    京广线不必说,这是南北干线,哪怕是在后世,也是最重要,最繁忙的交通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说别的,光是连通长江,黄河,珠江三大水系,就知道他的重要性了。

    而京西线,则是主要为了打通东西部的交通。

    不同于南北交通还有运河,还有海运可做补充,东西交通,是真的只能走陆路。

    黄河虽然也有河段可以进行水运,但黄河水运的规模和长江珠江实在是没办法比。

    而这也就使得,中国的东西部交通很是麻烦,货运成本非常之高。

    不说别的,光是想要向西面动兵,成本就很是高昂。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对于西域的控制力度才会比较差。

    所以,李奕这才打算修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线。

    而铁路线之所以从山西走,而不是河南走,则是因为李奕想要借铁路便利,将山西的资源优势给利用起来,将山西的煤铁给运出来,用于发展大唐的工业。

    否则的话,空有资源而无法应用,和没有资源也没什么区别。

    听罢张阖的介绍,李奕先是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询问道。

    “铁路修建成本是多少?工期又需要多长时间?”

    张阖微微沉吟,然后说道。

    “启禀陛下,按照铁道部的相应规划,目前我大唐的铁路修建成本大约为每公里五千块银元。”

    “京广铁路和京西铁路总里程相加大约四千公里,总造价约为2亿块银元。”

    “而工期的话,则是被分为了十年。”

    “也就是说,大唐平均每年需要投入两千万块银元在铁路修建上。”

    在说到这个总造价的时候,张阖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这修铁路所需的花费,也实在是太大了些!

    如果李奕记得没错的话,之前大唐修广韶铁路的时候,每公里的造价还在7600块银元。

    这才多长时间啊,造价竟降低到了五千块。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唐的重工业发展的很快,将铁轨造价给打了下来。

    可想而知这段时间以来,大唐在重工业方面发展的有多块。

    李奕先是微微颔首,但还是说道。

    “朕知道了!”

    十年的时间,还是有些长了啊……

    只是,李奕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每年在铁路修建方面投入两千万块银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以大唐当前的财政能力,想要支撑起来,也并非易事。

    如果李奕再催促铁路修建加快进度,那估计是要闹出乱子的。

    杨广修大运河催工期的下场犹在眼前啊。

    稍稍思索了一阵,李奕又接着说道。

    “铁路不光是朝廷可以修,卿家你说朕如果将修建铁路的资质下放给民间,允许民间自筹自建铁路如何?”

    光靠官府的力量,想要修建起一张覆盖全国的铁路网,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且耗时日久的事情。

    但是,如果允许民间自建的话,这个问题或许就可以解决!

    像是往大西北,往草原上修的铁路,收回成本并不容易,民间大概率不会去碰。

    但是,如果是在江南,在两广,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修建铁路的话,因为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收回成本就会很快很迅速,甚至很快就能实现盈利。

    民间的那些豪商士绅们大概率是有兴趣掺和一手的。

    张阖闻言,并不敢直接下定论,而是说道。

    “陛下,微臣不敢就此事下定论,但或许可以一试。”

    李奕微微沉吟,然后说道。

    “嗯,既然如此的话,那便暂且弄一个提案,交由内阁审议,并准备试点执行吧!”

    张阖闻言,当即说道。

    “陛下圣明!”

    李奕闻言,便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