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万历明君 > 第242章 伺风开洋,作作有芒

第242章 伺风开洋,作作有芒(3/6)

已褪去了当年的轻挑。

    此刻汇报正事,可谓肃然郑重:孙正使,宝船及百艘陪船,我部尽数巡检过了。

    随行的吏员、兵卒、通译、观星、外藩雇工、舵手——-悉数到齐。

    诚意伯一族,死刑犯若干,业已关押妥当。

    按理来说勋贵的品阶肯定更高。

    不过下西洋这种事,得看差遣。

    既然有明旨,遣中官孙隆等救,往谕西洋诸国,并赐诸国王金织、文绮、彩绢各有差,那么朱时泰就得向太监汇报工作。

    孙隆会意点头。

    人数点齐了,他与朱时泰也该登船了。

    他转过身,朝栗在庭拱手道:叨扰栗部堂多日,咱家也该动身了。

    港口的文书核对还未结束,不过正使也不是没事干的,也得提前登船整饰一番。

    说人话就是该上船喊喊口号,动员一下了。

    栗在庭也站起身来,歉然道:市舶司还有些手尾,本官只能失礼注目相送了。

    说罢,他又朝京城遥遥一拜,恳切祝愿道:人皇庇佑,诸位一帆风顺。

    孙隆、朱时泰对视一眼,齐齐往北方一拜。

    必不负人皇委任之重!

    双方官场点头之交,自然不需要什么依依惜别。

    两位正副使作别之后,干脆转身,走了出去。

    栗在庭含笑目送。

    朱时泰落后一步,警了一眼屋内的福建巡抚,犹豫片刻,顺手带上了房门。

    踩踏楼梯的声响渐渐消失,屋内重归宁静。

    栗在庭这才收敛笑意,显得有些疲惫。

    低头看了一眼,桌案上的茶盏刚刚湖好,纹丝未动。

    他摇头叹了口气,伸出双掌各抓一杯,仰头窗图灌入了肚中。

    七年。

    将福建局势修剪到如今这个地步,用了整整七年!

    较之初临福建之时,说一句大功告成也不过!

    彼时,清丈令下,府县虚应故事,令民自供报,未尝履亩丈之。

    如今,豪右的憎诗,成了清丈结局最好的脚注。

    量尽山田与水田,只留沧海与青天,如今那有闲洲渚,寄语沙鸥莫浪眠。

    彼时,巡海之权一团乱麻,巡抚衙门意图调整,将分身乏术的漳南道巡海之权,移交巡海道。

    钦差整饰兵备兼管分巡漳南道按察司金事,竟然悍然抗命,聚啸士卒日漳南道安得不问兵事哉!?

    如今,在俞大献的弹压之下,福建凡沿海寨、游、营选用官兵,稽察粮饷,修造船器等务,俱申详巡海道,听其专理一一俞大献的晋江旧部,自然对剿倭上心,为巡抚衙门如臂指挥。

    彼时,市舶司更是空有名头。

    上有省府侵权,镇守太监屡次向州府申诉宜遵照敕书,申明职掌,三司巡院仍旧无动于衷。

    下有各港口包括督饷馆、海防馆书役、吏役在内的衙党势力,相互勾结,反客为主,甚至形成了专权局面一一上以尝官,下以蚀商。报货则匿其半,量船则匿其一,甚官坏而吏仍肥,饷亏而书悉饱。

    甚至连片板下海,市舶司都做不了主!

    如今—

    栗在庭伸了个懒腰,缓缓走到窗前。

    万历宝船此次出航,意味着最后一块拼图,也大功告成了!

    他这个福建巡抚,也该往上挪挪窝了!

    四叔——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栗在庭一个激灵。

    回头来才发现是自家侄子站在身后!

    栗在庭突然受了惊,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泄愤呵斥道:什么四叔!当初你被咬了卵子送进宫里的时候,我就告诫过你,内外有别,互称职务!(64章)

    栗稳缩了缩脖子,心中一苦。

    自己好岁也是血浓于水的侄子,不就是跟哥哥们龙阳之好玩大了,不能传宗接代而已,如何措辞这般恶毒?

    也难怪福建上下都传四叔的八卦,这幅对上挂着笑脸,对下喜怒无常的模样,着实不讨喜!

    他只得收敛心神,勉强行礼:下官福建市舶司副提举,有事呈报部堂。

    栗在庭骂过一句,气也顺了几分。

    他轻轻嗯了一声:都是自家人,不必这般客套,说罢,什么事?

    栗稳一噎,险些一口气没上来。

    一时间拜也不是,起身也不是。

    他站在原地欲哭无泪,干脆省了称谓:此次远洋的船只,市舶司业已查验事毕。

    栗在庭闻言,没什么反应。

    这就是海关登完记了,随时可以起锚的意思。

    不过这不算事,栗稳要说的显然不是这个。

    果然,栗稳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四叔,含糊道:此外,还有二十余艘遮洋船、小型福船,想趁着这个机会,一齐出海。

    栗在庭听得不明不白,眉头再度皱起。

    他神情不悦,冷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