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项目不都是这样嘛,哪有一来就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可以先跟着学长们的步子走,等有经验了再尝试新内容。”
邢云逸不以为意地说道。
郭子扬沉声道:“我不同意,我们建立这个项目的初衷不就是想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吗。”
“子扬,咱们得认清现实,除了计算,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材料学和接触力学方面的东西,都不简单,就我们几个人基本没什么希望。”
“不试试怎么知道,IPC的问题,我来解决。”
邢云逸笑了笑:“你怎么解决?连李学长都说得耗费大量精力。”
他继续说道:“子扬,既然你已经确定了,那我只能说,抱歉,我打算退出这个项目。”
“学长,我也退出。”戴眼镜男生说。
郭子扬没劝说,即便他这个人比较木讷,但也能感受到邢云逸在和自己争夺话语权,离开也好。
他转头看向最后一位成员祁兰。
邢云逸也看着祁兰,他很乐意见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剩下孤家寡人,同时这也说明他是对的。
祁兰略微有些紧张,但也没多纠结,弱弱地说道:“我支持继续研究弹性体接触仿真研究。”
“祝你们顺利。”邢云逸耸耸肩,和戴眼镜男生起身。
“谢谢。”郭子扬淡淡回答。
四个人的队伍就这样解散,教室里就剩下郭子扬和祁兰。
祁兰望向郭子扬,表情忧郁:“学长,我们现在怎么办?”
“当然是招兵买马喽。”
郭子扬倒看得很开,道不同不相为谋,说道:“你负责的是接触应力的计算、接触变形的分析以及接触本构方程的建立。”
祁兰迟疑地问:“那IPC的问题呢?”
郭子扬想了想,说道:“这部分内容确实很难,我去找个外援吧。”
“啊,还有外援?”
“嗯,本来不打算麻烦他,现在只能当作工具人用用了。”
祁兰说:“李和雍学长说很麻烦”
“他的话,应该没问题。”
“这个外援很厉害?”祁兰好奇地问。
“还行吧,高中的时候跟我差不多,但大学就转去学数学了。”郭子扬都有些感慨,许青舟这家伙高中的时候明明是物理厉害,大学居然跑去学数学了。
“跟你差不多?”祁兰又是一呆,突然觉得自己刚才就应该跑路的,这个学长好像不怎么靠谱的样子。
“也就比我强一点点吧.至于是谁,先保密。”
郭子扬决定稳一手,先找舟子确定能不能搞出来,免得被打脸。
燕东园。
许青舟转了转手中的笔,望着郭子扬给自己发来的资料。
“IPC”
看完资料,许青舟又下载了十几篇国内外最先进的学术论文,对这东西也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IPC的核心技术不算复杂。
首先是增量势能接触算法,接触问题转化为势能最小化问题。
其次就是对所有碰撞情景进行了严谨的数学定义,包括对障碍函数法的降维加速、对静动摩擦转换的可控建模以及对摩擦算子的巧妙离散。
局部障碍函数,通过构造光滑的局部障碍函数来避免穿透现象,该函数随距离减小而增加,并在距离趋近于0时趋近于无穷,从而实现了无穿透的仿真效果。
按照郭子扬的说法,就是需要使用带障碍函数的非线性优化和矩阵运算建立一个数学建模,方便他们提高精度和效率,增强仿真的稳定性。
“如果按照郭子扬的要求,并不算难。”
之所以加个“如果”,是因为许青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有不少研究团队在着手于对IPC的改进。
由于矩阵病态性,IPC的实现往往需要采用直接法进行计算,但直接法的矩阵分解过程导致内存占用极大,整个过程复杂且计算密集。
许青舟勾了勾刚跳上桌的二喵的下巴,也有了安排,先按照常规的方式建立模型,期间如果有思路的话,可以尝试着把IPC改进一下。
“刚好,守实验收集数据的时候有事情做了。”
做相位关系的对比,需要收集大量的AB效应产生的数据信息。
有样本才能继续推算,所以许青舟这段时间空闲还挺多。
5月10日。
“放心,一切顺利。”
“那我就放心了,我牛逼就吹出去了,说我的这个外援绝对没问题。”
“我又找了两个人,一个材料学大二的,还有个是计算机专业里的学妹,先前和我合作的那个邢云逸,也搞了个项目”
郭子扬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行了,舟子,不跟你扯淡了,我还有事。”
“靠,说得我好像很闲一样。”
燕东园,许青舟骂着挂断郭子扬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