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 第237章 时机到来,银票应运而生

第237章 时机到来,银票应运而生(1/2)

    吐蕃和亲事件影响很大!

    不只是吐蕃遭受了“重创”,周边邻国也被李恪的霸道给吓到了,但更多则是对吐蕃的幸灾乐祸。

    “哈哈,松赞干布这家伙嚣张跋扈,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被大唐给涮了吧!”

    “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准备彩礼,最后却给了一头猪,听说还是一头公的,这简直太他妈离谱了。”

    “也不知道他晚上睡不睡,让人充满了好奇啊。”

    “那可不一定,猪又怎么了,如果不睡的话,岂不是浪费了。”

    “嘿嘿!”

    虽然他们也恐惧李恪的强势,但是他们更讨厌吐蕃的贪得无厌,如今吐蕃踢到了铁板,这可让他们高兴不已。

    如果吐蕃和大唐开战,那他们就更高兴了。

    与此同时,他们心中也记住了李恪这个大唐王爷,这个霸道到连吐蕃都不放在眼里的男人。

    而从这这件事之中,不少小国也看到了一丝独立的希望,开始悄悄朝大唐派出使者,想要投靠大唐。

    在这种局势,他们的首选就是益州。

    与此同时周边商人也看到了商机,纷纷涌入益州,开启了跨国贸易。

    大量的外国使者和商队纷纷进入益州,一时间外来人口疯涨,使得原本就繁华的益州更加是热闹起来。

    而随着他们的进入,衣食住行方面的产业需求开始暴涨。

    每天的营业额都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惠及了几乎整个益州,让益州老百姓和商人都露出了笑容。

    一开始还好,不过随着这些外来商人的铜钱用完之后,就爆发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货币的问题。

    他们准备的铜钱不足,都是他们以往交易留下的。

    但是面对益州商会准备的海量物资,这些铜钱就不够用了,这让他们头疼不已。

    这些国家来自世界各地,有来自吐蕃的,有来自羊同的,也有来自西突厥和骠国,甚至更远地区的小国。

    他们使用的货币不一样,在交流之中就难免出现问题。这搞得双方都不开心,甚至是不欢而散。

    可就这么回去,他们心中又有些不甘。

    这一来一往就是小半个月,如果回去一趟再来的话,几乎是黄花菜都凉了。

    犹豫了一下之后,他们最终找上了大都督府,希望李恪这可以为他们担保,进行商业购买行为。

    ..........

    “好,本王就为他们担这个保!”

    而当武珝找上门之后,李恪非但没有拒绝这个看似无理的请求,反而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殿下,您答应了啊?”

    武珝都忍不住愣了一下,满脸的错愕。

    她如今掌管益州商会,所以被那些人求上门来了,才过来意思问一下,没想到殿下居然真的答应了。

    要知道为这些异族担保,风险是极大的,对方很可能跑路,导致血本无归。

    哈哈!

    看到她呆萌的样子,李恪忍不住想笑,这可没有半点未来女帝的意思,他笑道:“是不是感觉本王是个冤大头,钱多了烧得慌?”

    “珝儿不敢,只是觉得这里面风险很大。”武珝摇了摇头,苦笑道。

    不过她心中还是很担心。这钱借给其他国家的人,这山高皇帝远,自己这边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打过去吧,那钱不是白给了吧。

    李恪微微摇头,笑道:“敢欠本王的钱,哪怕是其他国家的人也不行,只会给本王一个借口,对他的国家动手而已。

    而且本王可不是白白担保,他们需要留下相应价值的物品才行,这可是等价交换。

    最关键是本王要借助这次机会,推动九洲银票出世,这可是天赐良机,本王岂会错过。”

    没错!

    这多国交易的大场面,无疑是推出银票,取代大唐铜钱的最好机会。

    自己不但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银票彻底掌控整个西南的经济命脉,甚至将其他诸国也拉入其中。

    一旦这个银票交易圈子形成,那对自己的好处可就太多了。

    到时候商业会更加繁荣,跨国贸易也会变得更加频繁,自己可以从中收获巨额的利益,最后形成无形中的霸主地位。

    因此银票推动势在必行,这是自己今后发展很重要的一环。

    “九洲银票!”

    听到这个九洲两字之后,武珝忍不住是倒吸一口凉气,小嘴也张成了“o”字,被李恪的野心给吓到了。

    这九洲银票这个名字,无疑是将他的野心暴露无疑,这是要一统天下,威震九州啊。

    同时她也为自己担心感到可笑,如今殿下的威名震动天下,如果有人敢赖他的账,那就是厕所打灯笼——找死了!

    如此一来,九洲银票是势在必行啊。

    想到这里,她不禁是有些激动起来,自己这是又要见证历史一刻,九洲银票的发行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