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工院。
校门口停满了车辆,来自各国的专家团走过挂着“欢迎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横幅,进到学校。
人们日报、广民日报、新民报等报纸的记者站在门口,相机不时地“咔咔~”响起。
钱树言带着学校的领导班子在门口接待。
看着人流如织的场面,所有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边安排学生有条不紊地将人带去大礼堂,他一边对着身旁早早赶来的蒋南乡和卢平两人,道:
“多亏了你们帮忙,否则现在正值寒假,我们京工院自己想要办好还不容易呢。”
“老钱,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蒋南乡不服气道。
鉴于京都各高校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效果不佳。
所以在教育委员会研究讨论后,决定将集中力量,在一所高校举办。
钱树言哭笑不得道:
“你瞧你,急什么。我是真心感谢呐。”
听到他的话,蒋南乡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
这也怪不得他。
谁让钱树言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跟他们嘚瑟呢。
就在两人说话间。
一台汽车,忽然从远处缓缓地驶近。
待离得近了,有人看清车牌,当即大喊道:
“是李顾问的车,李顾问来了!”
听到这话。
校门口的所有人,立刻顺着声音传来人所指的方向看去。
原本快要走入学校的国外学者,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望着从道路尽头开过来的汽车。
记者们更是迅速拿起手中的相机,准备拍摄下这珍贵的历史画面。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之中。
汽车终于停稳。
车门被从里面打开。
一个气质温和的青年,从车中走了出来。
钱树言快步走上前,惊喜道:
“你怎么来了!”
他这边并没有得到李暮会来的消息。
“京工院搞世界学术交流会,我怎么能不来呢。”李暮笑道。
闻言,钱树言脸上满是笑容。
就在他打算继续寒暄两句的时候。
一个金发碧眼鼻梁高挺的外国老教授突然走过来。
等不及旁边的翻译开口。
他便用英文道:
“您就是李暮顾问吧,久仰大名!”
“您好,您是?”李暮同样用英文反问。
外国老教授伸出手道:
“我是沃纳·冯·布劳恩。”
“原来是布劳恩教授,欢迎您来到夏国。”李暮礼貌地和对方握了握手。
这个布劳恩可不简单。
出身在三德,曾经是著名的V2火箭总设计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M帝连带着其所在的设计小组一起打包带走。
其最大的成就,是在担任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总指挥时,主持土星5号的研发,使得人类成功达成登月的壮举。
当然,那是6年之后的事情,距离现在还早。
就在李暮和布劳恩说话的功夫。
其他国家的学者,也一窝蜂地拥了过来,用一双双蓝蓝绿绿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
一个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教授紧接着上前,道:
“您好,李暮顾问,我叫理查德·费曼,很高兴见到你。”
“费曼教授,我也很高兴见到您。”李暮有些略微惊讶道。
或许是发现了他眼神中的变化,费曼道:
“您好像很惊讶看见我?”
“我只是没想到您能够来这里,毕竟我们两国现在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和睦。”李暮道。
他确实有些惊讶理查德·费曼的到来。
别看对方才四十多岁。
可已经是M帝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按道理来说,M帝应该不敢这么随便将人放过来才对。
同时也是65年那届诺奖物理奖的获得者。
“是我自己想要来的,我非常好奇夏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出这么强大的计算机科技。”费曼道。
说完,不但李暮回答。
他又道:
“不过看到李暮顾问后我明白了,有您这样厉害的青年学者,夏国的科技蓬勃发展,是迟早的事情。”
听到他的话。
周围其他国家的教授们,也不由得赞同地点了点头。
毕竟李暮的年纪,实在是令人惊叹。
世界上有很多年少成名的天才。
比如理查德·费曼,17岁就考上麻绳理工,21岁成为普特南研究员,24岁参加全球知名的“曼哈顿”计划……
但在李暮的面前。
这样的天才,也显得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