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72章 打劫都没见过一口气劫这么多的

第472章 打劫都没见过一口气劫这么多的(3/5)

后,不禁微微叹了一口气。

    夏国在卫星方面的研制,确实要落后国外太多太多了。

    M帝和老大哥都已经开始探索太空。

    然而他们连一颗能够发射上天的卫星都造不出来。

    就他所知。

    根据现在夏国最新的卫星研制情况,

    至少五六年的时间,他们的第一颗卫星才有机会上天。

    这还是托李暮的福,工业基础得到极大进步下才有的速度。

    否则只怕会更慢。

    想到这里。

    钱五师犹豫了一下,然后道:

    “我建议,还是先把卫星发射上天更要紧,至于导航卫星,可以在后面慢慢来。”

    “老师,这样的话,即便我们成功发射了卫星,也改变不了落后的现状。”李暮摇了摇头。

    钱五师看着李暮固执的表情,无奈道:

    “你啊。”

    “算了,你既然想做,我这个老师没理由不支持。”

    “而且上面应该也会尊重你的意见。”

    他不是不相信李暮的能力。

    只是担心上面会要求先把卫星做出来而已。

    毕竟夏国现在的情况,有比好更加重要。

    “谢谢老师。”李暮感动道。

    随后,他也没有耽搁。

    立刻就和钱五师,讨论起铷、铯等稀有金属的提纯问题。

    采用先进的化学提纯和物理提纯技术,可以让铷、铯等金属的纯度达到99.999%以上。

    不过在精密加工上,还是有不小的问题。

    原子钟的关键部位,如谐振腔、电极等,需要超精密加工设备。

    3+2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通常只能达到1-10微米。

    而这些关键部位,最差都需要达到100纳米才行。

    即便是钱五师听了李暮的讲述,也不由感慨,道:

    “纳米级加工,这可不是一般的难题啊!”

    M帝从50年代,便开始研发超精密车床。

    不过发展到现在,也仅仅只能达到亚微米级,也就是0.1-1微米而已。

    “难是难,不过未必不能搞出来,我们可以从改进机械结构入手……”李暮道。

    他慢慢地和钱五师阐述着自己的思路。

    改进机械结构,采用高刚性材料,如花岗岩,制造床身,以及使用空气轴承或液体静压轴承,替代传统的滚动轴承。

    运用高分辨率的光栅尺和激光干涉仪,实现亚微米级的定位精度等等。

    都能有有效地提高机床的精度。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材料。

    钱五师道:

    “工艺咱们先不提。”

    “高精度的伺服控制系统,我相信你也能搞出来。”

    “不过还是需要低膨胀系数、高刚性的材料,用在机床的关键部件上。”

    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工艺技术。

    这是研制超精密车床的基础。

    “机床结构材料我打算采用花岗岩、因瓦合金和陶瓷材料,轴承材料我准备用空气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李暮飞快道。

    听着他一连串说出的方法。

    钱五师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确实有可能将超精密机床搞出来。

    想到这里。

    他等到李暮说完之后,便当即站起身,道:

    “我这就亲自去和郭默院长说,让他召集人手,立刻开展研制工作!”

    超精密车床如果能搞出来。

    对于夏国的精密加工领域来说,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您稍等。”李暮叫住钱五师,道:

    “我还没说完呢,还有5轴加工机床的事情。”

    ……

    次日,早。

    寒风更加凛冽了一些。

    报刊亭外。

    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天都来这里看一看,有没有关于李暮的报道。

    小张、高老师也不例外。

    两人一来二去,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他们上班还恰巧顺路。

    所以早上一定会凑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

    当然,在这之前。

    最重要的肯定还是先去看看报刊亭有没有最新的报纸。

    不过从并不拥挤的人群不难看出。

    今天并没有新的消息。

    就在两人遗憾地叹口气,准备继续去上班的时候。

    忽然。

    一辆运着报纸的三轮车,忽然出现在街道的劲头。

    看到这一幕。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

    “高老师!”小张连忙喊了一声。

    话音还没落下,他便第一时间想着报刊亭的位置冲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