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64章 被演了一脸

第464章 被演了一脸(3/5)

研制情况。

    黄新华道:

    “根据你上次提供的方法,我们现在在光刻胶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引入交联结构和刚性分子结构这两步,也基本完成。”

    “不过想要建立符合的树脂体系,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在双组分树脂和梯度分布设计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简单地说了说情况。

    当然,除了李暮提供的方法之外。

    他们也不是毫无突破。

    比如通过提高后烘温度,从而促进树脂的较量反应,增强机械强度。

    又比如控制显影条件,减少显影液对树脂的过渡侵蚀,保护结构的完整性等。

    通过调整光刻的工艺条件,也能够间接地改善机械强度和抗刻蚀性。

    甚至令李暮有些意外地提出了分层设计的想法。

    “采用多层光刻胶结构,低分子量树脂作为顶层,高分子量或抗刻蚀树脂作为底层。通过物理分层直接隔离性能需求,你觉得可不可行?”黄新华问道。

    李暮笑道:

    “当然可行,不过想要实现,需要克服多个难点。”

    “不同的光刻胶层之间需要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避免层间混合或界面的缺陷的出现。”

    “还有就是工艺兼容性的问题,溶剂侵蚀、热膨胀系统不匹配,都有可能影响成品……”

    他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分层设计,也叫多层光刻胶技术。

    不过这种技术,尽管在理论上具有显著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和设备要求。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

    还有分辨率与厚度的平衡问题、缺陷控制问题等。

    另外在设备上,也需要专门的机器做支持。

    比如高精度的旋涂机或喷涂设备、高精度的曝光机、高精度的显影机等。

    整体来说。

    效果好,成本也高。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黄新华果断道。

    在他心中,李暮同意的不一定没问题。

    但觉得不行的,十成十行不通。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

    “技术是可以的,就是现在很难实现。可以先研究着,以后再看看有没有可能。”

    ……

    在黄新华这边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将其在光刻胶方面、掩模技术方面和光学系统方面遇到的问题。

    都一一指导,给出方向之后。

    李暮回到所长办公室。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吴有望和胡旭华也达成了共识。

    ……

    一推门。

    李暮快步走进屋。

    往沙发上一看。

    一时有些惊奇。

    只见才来了不久的胡旭华,正和吴有望亲切地握着手,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

    他笑着调侃道:

    “怎么我才走了这一会儿,就像是走了一个月似的。”

    “哈哈,确实是相见恨晚,胡教授都想留下来了。”吴有望道。

    胡旭华佯装推辞,道:

    “哎哎,不成不成,刚刚是说笑的。”

    “厂里还有许多的研究要做。”

    “我要是留下来,那边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嘴上满是拒绝。

    可眼神里分明写着——快点快点。

    吴有望劝道:

    “一时半会儿不打紧,再说也可以把其他人也叫来。”

    “您不是说,如果能得到李顾问的帮助,对研究一定大有裨益么。”

    “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再回去也可以嘛,甚至可以直接考虑在我们这儿进行研究。”

    他说完后。

    胡旭华假装露出犹豫之色,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两人一唱一和。

    眼看着李暮都还没开口。

    事情都快要定下。

    好在最终胡旭华还是没忘了,这事儿要靠李暮才能办成。

    所以他赶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吴有望。

    后者赶紧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所长,这可不是件小事啊,别说一个团队过来,就是胡教授过来,都是件麻烦事。”被演了一脸却没察觉到端倪的李暮道。

    作为潜射D弹的研究带头人之一。

    且是033型潜艇和033A型潜艇的总设计师。

    胡旭华的调动,是非常敏感的。

    而且想让波海造船厂那边放人,也不容易。

    听到他的话,吴有望和胡旭华两人都露出失望之色。

    不过紧接着,李暮又道:

    “但前期的一些研究工作,放在京都也不是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