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 第418章 99重坦

第418章 99重坦(1/5)

    听了一会儿,李暮便大概了解到了里面争论的问题核心。

    ——标准定得太高了。

    为了尽快赶上帝和老大哥,z-111各项数据的目标,可谓直接拉满,甚至因为t-10的出现,更新提高过几次。

    这种情况下,研究周期拉长了不说。

    最大的问题便是,原来定好的研究方案,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方说刚刚的装甲,厚度是增加了,生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可问题是,发动机的马力没有变化。

    原来拉动40多吨就行,现在却需要拉动50吨,甚至是60吨,显然不太科学。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毕竟历史上z-111还是被完成了的,只是最后没有通过测试。

    现在夏国的工业基础有了不小的提升,成功的希望比先前还是提升了许多的。

    里面很快便有人提议道:

    “我看还需要继续优化设计,最好是能把发动机升级一下。”

    “现在我们不是有了计算机嘛,完全可以去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用cd辅助设计。”

    “听说那位李暮李顾问,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如果能得到他的指导,说不定我们研究遇到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

    会议室内。

    由国家科工委和装甲兵科学院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总设计师杨英的带领下,讨论着研究问题。

    从60年至今,他们已经差不多研究了2年的时间。

    然而直到现在,情况仍然并不理想。

    虽说因为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让他们在装甲车体、人机工程学炮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最关键的坦克发动机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

    速度不够,坦克连开起来都是问题,遑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

    杨英看着兴致勃勃准备请李暮来帮忙的众人,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于方才那位研究员提议,其实他的心里是十分赞同。

    只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毕竟这事儿多多少少有些丢人——那么多人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结果最后还是要去求助别人才能把问题解决。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把人请来,而且李顾问现在可是还在三省吧,什么时候回来都不一定。”杨英无奈道。

    这句话让所有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而且就算李暮已经回到京都,他们想要找人也不容易。

    据传闻,至今为止还从来没有几个人上门拜访成功过。

    “要不,我们向上面申请试一试?”有研究员提议道。

    如果是申请的话,那么便方便多了,至少不用担心见不着人的问题。

    杨英却对此并不乐观,道:

    “申请也未必有用,你们觉得李暮这样重要的科学家,身上没点紧要的研究任务?”

    “不提别的,前些天面世的长效碳酸氢铵和氟氯氰菊酯,有多厉害你们不清楚吗?”

    “我们这个坦克,恐怕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啊!”

    他说完后。

    会议室内陷入一片沉寂。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门口的麻志浩得到李暮的授意,终于笑呵呵地开口道:“老杨,你们往这儿看看这是谁。”

    听到声音。

    屋内的所有人闻声看去,只见麻志浩和宋琨的后面,正站着一个他们无比熟悉的身影。

    杨英不禁失声道:“李顾问!”

    “您好,我是李暮。”李暮走上前,伸出手,和对方握了握。

    看到他出现。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得从座位站了起来,眼神之中满是不可思议。

    刚刚他们还在讨论该怎么把人请到,现在人就自己来了。

    这未免有些太梦幻了。

    杨英又是激动,又是惭愧,道:“李顾问,您刚刚,刚刚都听见了?”

    身为总设计师,却解决不了研究遇到的问题,反而要求助他人。

    这无疑是无能的证明。

    “嗯,听见了。”李暮微微颔首,然后继续道:“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你们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尚且薄弱的原因。”

    他看得出来杨英的心思。

    但这事儿还真怪不了他。

    在现在的情况下,贸然去对标帝和老大哥,去搞主战重坦,本来便是困难重重。

    杨英闻言,心下感动,眼中却更加惭愧了些,道:

    “不,还是我的能力不足,如果是您,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下面便有专家道:“杨教授,你这话说得不对,问题解决不了,大家都有责任,不是你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