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 第247章 当要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第247章 当要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1/2)

    言毕,城楼上竟是一片寂静,似乎连风都屏住了呼吸。

    “好一个张良!”

    陈泽突然放声大笑,打破了这份宁静。

    “你果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心腹之臣!”

    张良静静地站立,未再言语,只是以眼神回应着陈泽的信任与赞赏。

    四周再次恢复了宁静,只有城外的河水潺潺流淌,远处巡逻士兵的脚步声隐约可闻。

    “不过,朕之根本大计,正是利用水战拖延,消耗徐国国力。徐国已失半壁江山,前线六万大军粮草消耗巨大,长此以往,徐国如何支撑?”

    “东厂密报,徐北之地民怨沸腾,此乃天赐良机,朕必不会错过。”

    陈泽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说起这怨气,若无外力推波助澜,本也就是小打小闹,但一旦外力介入,那可就如同山洪暴发,势不可挡了,这就是民心的力量,不容忽视。

    “特别是魏地那边,千里迢迢运送粮草,即便是靠着清水江的便利,也是艰难重重。大军长期驻扎,魏地百姓早已疲惫不堪,魏国这些年战事连连,国力消耗巨大。”

    “东厂最新情报显示,宋国虽不敢直接进犯,却在暗处煽风点火,企图浑水摸鱼。”

    “反观我大乾,这些年休养生息,风调雨顺,国富民强,政通人和,根基稳固,无人能撼。气运流转,攻守之势异也,是时候展现我大乾的雄风了。”

    张良闻言,心悦诚服,拱手言道:

    “陛下英明,远见卓识,微臣自愧不如。”

    陈泽轻笑,他自然知道张良这是在拍马屁,遂话锋一转,又抛出一个话题:

    “张卿,你对当今天下的格局,有何见解?”

    张良略作沉吟,这两个问题看似不相关联,实则暗含深意。

    “陛下,天下大势,犹如棋局,瞬息万变。诸侯并起,相互吞噬,皆欲在这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东南之地,我大乾与魏国正处于胶着状态,争夺霸权;而北方则是群雄逐鹿,龙气渐显,距离真龙出世已不远矣。”

    “陛下,如今已是群雄逐鹿,大争之世。我大乾当趁此良机,奋发图强,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好一个【大争之世】!”

    陈泽眼中精光闪烁,感慨万千。

    “朕初登大宝之时,乾国尚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四年南征北战,兼并诸国,如今再看这天下,已是沧海桑田,格局大变。”

    “确实,如今已到了我大乾一展宏图,逐鹿中原的时候了!”

    张良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洞察:

    “陛下心中早已明了,今日突然提及这些,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难以抉择的难题?”

    陈泽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摇了摇头:

    “原本确有疑虑,但听了你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已无需多问。走吧,咱们回去吧。”

    说着,他转身,步伐轻快地迈向城楼下方的阶梯。

    张良见状,心知陛下不愿多谈,便也识趣地跟了上去。

    灵高城的城楼上,经过精心打扫,地面光洁如镜,仿佛能映出人影。

    回想起当日与灵高军的激战,城墙之上曾血迹斑斑,而今却已难觅踪迹。

    他们踏在由坚固青石铺就的地面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清脆的啪啪声,在这空旷的城楼上回响。

    夕阳西下,天边渐渐染上了橘红色。

    当两人走下城楼,四周的光线也随之暗淡下来,为这古老的城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数十名侍卫早已等候在旁,见陈泽与张良出现,纷纷上前行礼。

    陈泽停下脚步,转身对张良说道:

    “张卿,你今日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若有要事,我们明日再议。”

    张良恭敬地应声道:“是,陛下。”

    随后,他退到一旁,目送陈泽登上马车,待马车缓缓启动,这才转身走向自己的座驾。

    车轮缓缓转动,侍从们也纷纷上马,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消失在城楼的尽头。

    弘武四年七月十六日,灵高城。

    天边最后一抹余晖也悄然隐退。

    城中,那些金碧辉煌的府邸内,一盏盏灯火次第亮起。

    而在内城,太守府更是灯火辉煌,映照出陈泽的身影。

    两个月前,魏帝与徐帝双方联手,意图借势一鼓作气,结束乾国进取之势。

    时值郡县初定,和平的曙光尚显脆弱,一旦战火重燃,各地局势恐将难以预料。

    陈泽敏锐地捕捉到了魏帝急于求胜且仅依赖水师作战的软肋,

    于是,一场精妙的水上战略悄然布局,旨在拖延时间,蓄势待发。

    一个多月的对峙,让双方将士身心俱疲。

    然而,乾国内部却是一片安宁祥和,陆军在静默中养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