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 第219章 徐国求援,兵发康城郡!

第219章 徐国求援,兵发康城郡!(1/2)

    当然,眼前最紧迫的任务还是击败宋国,并加速新兵的训练与成长。

    老兵虽然经验老道,但每损死一个,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新兵若不能迅速成长,接下来的两三年战事必将步履维艰。

    尤其是近年来,魏国在连番大战中已折损了十多万精锐老兵,

    对于魏帝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事。

    真正决战时,自己必须要有一支直面强敌的铁血之师,方能成为震慑四方的坚实后盾,这才是真正的国之根本!

    然而,这些深谋远虑,魏帝并未对旁人言明,只是淡淡吩咐道:

    “此番训练,重点不在于怎么偷袭与埋伏,而在于双方实打实的对战能力。传令下去,训练结束后,以俘虏敌人的数量来判定胜者。”

    “胜者,今晚有酒有肉。败者,就让他们看着别人吃。”

    “遵命!”众人齐声应和。

    “报——”

    正当此时,一名信使自后方小径策马疾驰而来,

    未至跟前便已翻身下马,跪倒在地,急促禀报:

    “陛下,城中急报,徐国信使已至,携徐帝亲笔书信,何大人特命小人速来禀告陛下。”

    提及的何大人,乃随军大臣中,负责掌管接待外使的礼部官员。

    “徐国信使?”

    魏帝闻言,眼眸微眯,旋即恢复平静,心中暗忖:

    “看来他们是撑不住了。”

    “朕这就回去!”

    言罢,便转身踏上归途,心中已是对即将到来的局势有了几分计较。

    ……

    自从乾军攻克易江郡和丰眙郡后,陈泽就携同后宫佳丽朝徐国赶来了。

    忠诚的易江城,迎来了它真正的主人。

    毕竟,他才是这场灭徐大战的总指挥。

    这也到了他出场的时候。

    他要亲自坐镇、运筹帷幄!

    易江城太守府。

    府内藏一碧湖,湖心亭孤悬,四周景色尽收眼底,唯有水上长廊蜿蜒相通,长廊之上,乐声悠扬。

    一群妙龄少女,身着轻盈舞裙,翩翩起舞。

    裙摆飞扬间,春色满园,引人遐想。

    陈泽悠然坐于亭前,品着美酒,偶尔抬头,目光掠过那翩翩起舞的少女,心中也生出几分闲适与惬意。

    这时,张良步入亭中,行礼后笑道:

    “陛下,长阳传来情报,今年粮食产量预估将比去年要增长两成有余。”

    陈泽闻言,略显惊讶:

    “竟有如此之多的增长?”

    张良解释道:

    “全赖去年乾国境内战事平息,百姓得以安心耕作,荒地得以大力开垦,农田面积几乎翻了一番。”

    “特别是江南之地,自归入我大乾版图以来,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仅如此,内阁正积极储备马匹与耕牛,即便是劣马亦能助力农耕,若非时间尚短,开垦之田还能再翻一倍。”

    张良继续说道,语气中也满是喜悦。

    “大乾顺应天时,国泰民安,百姓连年丰收,对陛下之敬仰犹如神明。此番壮举,陛下之威望已如日中天。”

    “如今只要吞并徐国之地,若明年此地亦能风调雨顺,使百姓能够丰收,则徐地民心必将归附,我朝根基将更加稳固,坚不可摧!”

    陈泽深知其中奥妙,风调雨顺的奇迹,其深远意义远超粮食增产的层面,

    它如同定海神针,深深稳固了民心。

    试想,乾国一统治此地,便迎来连年丰收,这不正是上天对乾帝真命天子身份的认可吗?

    如此天恩浩荡,自然让百姓心悦诚服,内心安定。

    陈泽笑意盈盈,他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但是他也不说破。

    张良进而细说:

    “此番江南粮仓储备丰盈,百万石粮食堆积如山,足以支撑我们灭徐大业,只是路途遥远,运输上需费些周折。”

    陈泽闻言,微微颔首,心中早有计较。

    这他是知道的。

    在他还没登基的时候,江东地区就已经很少种植粮食了,转而大规模种植桑树。

    而自他登基以来,乾国年年风调雨顺,粮价稳定,加之海贸开放,生丝价格攀升,种粮食的就更少了。

    所以,江东地区的粮食,很多都是外地调过来的。

    随后,张良神色转为凝重,说道:

    “陛下,东厂密报,情况不容乐观。”

    “徐国非但无意收复易江、丰眙二郡,反而在灵高城重兵集结,意图死守,另外,徐国已向魏国求援。而魏宋之战,宋国败象已露,魏军回援是迟早的事。”

    “如此布局,分明是想将我军困于灵高城,与魏国形成合围之势,让我军陷入绝境!”

    陈泽目光深邃,示意张良继续。

    张良继续说道:

    “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