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真是恨得牙痒痒。
就因为他比自己大两岁,
储君的尊位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他头上,朝臣也多倾向于他。
而今,父皇更是将十五万禁军的指挥大权毫无保留地交付于他。
现在秦军的反常行为,更是让二皇子感到绝望。
他知道,这场仗要是让太子打赢,其在军中的声望将如日中天。
那自己最后那点渺茫的翻身机会,也将彻底化为泡影。
他恨!
他现在巴不得郑军一败涂地!
最好自己这个“好哥哥”能死在这场大战中!
……
在一处空阔的平原,两军对峙。
箭雨如倾盆大雨般交织互射。
然而,在战场上,弓手的作用终究有限,其射程不过五六十步之遥。
正所谓“临阵不过三矢”。
若无城墙或营寨的庇护,步兵一旦发起冲锋,弓手往往只能射出两三箭便会被近战所吞噬。
因此,几轮箭雨过后,双方均停止了射击。
随着战鼓声震耳欲聋地响起,秦军军阵如铜墙铁壁般稳步推进,步伐稳健。
相比之下,郑军虽然也敲响了战鼓,但军阵却显得松散无序。
之前,郑国在面对魏国与秦国的联手打击时,损失惨重。
尽管禁军得以保存,但也元气大伤。
为了维持禁军的规模,郑帝不得不招募新兵以补充损失。
然而,新老士兵的混杂导致郑国禁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有的方阵行进迅速,有的方阵则走的相对较慢,整体阵型因此变得混乱不堪。
白启目睹郑军的如此表现,心中更加笃定。
他果断下令,加速推进,意图一举击溃眼前的敌人。
两军终于短兵相接。
实力的悬殊,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军的刀盾手如铜墙铁壁,矗立在最前线。
他们身后是长矛手,手持长矛,利用长柄武器的优势对郑军进行攻击。
刀盾手则紧随其后,对受伤的敌人进行致命的补刀。
秦军犹如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杀戮机器,冲入郑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仅仅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的郑军方阵就再也支撑不住。
士卒们纷纷畏战,不敢再向前一步。
更有甚者,一些士卒开始溃散,转身向后狂奔。
白启看到郑军如此不堪一击,立刻下令全军出击。
这样的敌人,根本无需任何策略,只需直接平推即可。
郑军最前方的军阵迅速崩溃,这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开始。
很快,战场上到处可见郑军四处奔逃,只求一条活路。
然而,秦军对敌人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他们之前败给了乾国,正憋着一肚子火气。
打不过乾国,难道还打不过你吗?
干死你!
此时此刻,训练有素的精锐与乌合之众的区别一目了然。
面对秦军的如潮攻势,新兵们直接抱头鼠窜,毫无抵抗力。
郑国禁军之中虽然也有精锐之士,他们还在努力地结阵抵御,但很快就被这些溃兵给冲散了。
郑国太子也傻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十五万大军,就像纸一样被秦军轻易撕裂。
他立刻命令身边的亲兵压上去,对敢于逃跑的溃兵直接执行军法。
然而,溃兵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太子身边的亲兵很快也被冲散了。
郑军的溃败,已经不可挽回!
另一边。
二皇子冷眼旁观着身边仅剩十几人护卫的太子,不禁恶向胆边生。
天赐良机啊!
只要太子在这乱军之中丧命,皇位岂不是稳稳地落在自己手里?
至于郑军的大败,他根本毫不在意。
毕竟,乾军还在呢!
只要秦军敢杀回来,乾军自然会出手。
“动手!”
二皇子猛然拔出腰间佩剑,对着身后的亲卫厉声喝道。
这些亲卫都是他的心腹,自然明白只要杀了太子,他们的主子就是郑国未来的皇帝。
这可是从龙之功!
诱惑之大,让他们一个个都嗷嗷叫着朝太子的方向冲去。
太子身边的亲卫也迅速反应过来,连忙将太子护在身后,然后也朝着二皇子的亲卫冲了上去。
两方亲卫瞬间厮杀成了一团,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逃跑的郑军看到两个皇子的人马竟然厮杀成一团,心中并没有产生去帮谁的想法。
因为秦军就在后面紧追不舍,逃命要紧!
荣华富贵,没了命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