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一片混乱。
尽管能够中榜的贡士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他们无一不是出身高门大户,所以身边都带着一群家丁侍卫。
一时间,他们竟然能和人数众多的落榜者打得难解难分。
当然,这群落榜者,也不见得有多干净。
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购买了考题,但是没再去花钱疏通关系。
所以就导致了他们花钱买到原题,还甚至提前请人捉刀代笔,写出了精妙绝伦的文章,却仍然没考上。
花冤枉钱了。
而荀鹂,则在侍卫的严密保护下,早已撤退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
此刻,她正兴致勃勃地观望着两帮人斗殴。
她还不忘了吩咐身旁的小太监:“快快,你速回皇宫禀告皇上,就说贡院有好戏发生,让他速来看热闹!”
小太监应声而去,飞快地朝皇宫的方向奔去。
贡院的主事眼见事态愈发严重,急忙派遣衙役前往长阳府衙求援。
没过多久,长阳府衙调动了大批衙役,迅速赶至贡院,强行将两拨正在激斗的士子分开。
然而,衙役们也不敢对这些士子动手动脚,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是贡士。
即便是落榜者,也至少是举人的身份。
因此,虽然双方的肢体冲突被制止,但心中的怒火仍然熊熊燃烧。
隔着衙役,他们无法继续打斗,于是开始隔空对骂,唾沫横飞。
这个时候,他们理智早就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反正老底都被揭干净了,自己再想装无辜也装不下去了。
那索性就不装了
“你们这些乡巴佬,没钱就回家老实种地去吧!这种地方是你们能来的吗?”
“你们这些买名额的******,以后生儿子没屁眼。”
“哪里来的穷鬼,以为买了考题就能轻易中举?真是笑死爷了!”
“艹******”
……
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围观的百姓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有人趁机做起了生意。
一个老汉高声叫卖着自己的冰糖葫芦:
“会元卖完了,快来买我的冰糖葫芦吧!”
另一个老头也跟着起哄,大声喊道:
“探花也卖完了!”
一个摆摊的小伙子,也凑热闹地大喊:
“榜眼也没了!”
已经到场一段时间的陈泽,凝视着眼前喧嚣热闹的场景。
他转头向魏忠贤询问:
“这次春闱的主考官是谁?”
魏忠贤恭敬地回答:
“回陛下,是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学林大人!”
“杨御史当年科举时便连中三元,在文坛上享有盛名,因此此次被内阁联名推荐为主考官。”
听完这些,陈泽不禁露出了微笑。
他对这个杨学林有所了解,不过虫豸一个。
把事情交到这帮虫豸手上,果然是一团糟。
于是他果断下令:“立刻派人去把他叫来!”
与此同时,城中其他士子听闻贡院前发生了大事,纷纷涌去看热闹。
毕竟,看热闹嘛,这是人的天性。
荀鹤也带着他的五十名弟子混入了人群。
他们刚到长阳城不久,但因为身着士子服饰,,所以很快就挤到了靠前面的位置。
尽管荀鹤初来乍到,对发生的事情也一无所知,但听着周围百姓的议论,他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的大概。
乾国此次科举会试中,前三名竟然全部来自江北道,而且都姓张。
而那些被录取的,也都是出身名门的世家子弟。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落榜的学子中,有不少人事先购买了考题,甚至请了枪手代写。
他们本都信心满满地以为可以稳操胜券,没想到还是因为钱没花到位落榜了。
所以,这才把事情闹大了。
荀鹤暗想。
这可是科举。
而乾国,视科举如儿戏,是不是有些太潦草了?
虽然天下各国都曾有科举舞弊的丑闻传出,但全员参与舞弊,甚至花钱买题还落榜的,这确实是前所未闻。
自己此次前来,是不是过于草率了。
同时,他也庆幸父亲没有选择举家搬迁,否则现在真的是进退两难了。
就在这时,本次春闱的主考官杨学林,急匆匆地赶来。
他原先是坐着轿子过来的,但是贡院四周的街道都挤满了人,他只能下轿步行。
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赶到贡院时,已经耗费了不少体力。
等赶到贡院时已经气喘吁吁,额头冒汗。
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杨学林在魏忠贤的引领下,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