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靠的是医术与药物,“信仰” 二字未免有些空中楼阁了……
芭芭拉察觉到刻晴的疑惑,怕自己刚才的话太过突兀,连忙笑着解释道:“换句话说,您也可以理解为求生欲与心灵寄托。”
“您想啊,当人陷入病痛的绝望时,若是心中对神明的祈祷,这份念头便会化为支撑他们挺过去的动力。”
“这,其实就是信仰的力量呀!”
刻晴听到 “求生欲”“心灵寄托” 这些通俗易懂的解释,眼中的困惑如被太阳照耀过的云雾般散去。
她轻轻点了点头,恍然大悟般应道:“原来如此……是我把‘信仰’想得太玄乎了。”
芭芭拉见她放下了戒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顺势说道:
“其实很多道理都是这样,说透了就简单。那,趁着现在我们有时间,要不要继续聊一聊?关于这份‘心灵寄托’,或许还有更多可以探讨的地方。”
刻晴闻言,脸上瞬间露出真切的期待,用力点了点头。
“当然!自从上次跟芭芭拉小姐聊完,我总觉得心里像打开了一扇窗,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都顺畅了不少,那种畅快是前所未有的。”
“正好我还有些想法想跟你聊聊。”
两人说着便走到院中的石桌旁,正要坐下细谈,一道沉稳的身影却从院门外缓步走入。
钟离负手而立,棕金色的衣袍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
他目光平和地扫过二人,开口问道:“介意我来参加吗?”
刻晴看到来人,先是一愣,随即起身拱手道:“钟离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
她实在想不到往生堂的客卿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还主动提出要加入她们的谈话。
芭芭拉的面上依旧从容,笑着为刻晴解释:“钟离先生学识渊博,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
“我前些日子有幸与他交谈过几次,他对我之前提到的一些观点,也颇为认同呢。”
钟离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接过话头,语气沉稳地说道:“正是,在下觉得有些想法值得深究。”
“今天我来,是想听听芭芭拉小姐聊聊,有关通过宣扬璃月的传统文化,借此约束自身的事情。”
“宣扬传统文化,约束自身?”
刻晴将这句话在嘴里细细咀嚼了一遍,又联想到刚才聊的 “信仰”,若有所思地低声嘀咕道:
“信仰、璃月传统文化还有自我约束,有联系?”
芭芭拉听到刻晴的回答,暗自点头。
这正是她精心挑选的切入点,既贴合璃月当下的状况,又能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信仰的重要性,简直再合适不过。
她目光诚恳地看向刻晴,打听道:“没错,对了我想问一下,璃月有多久没有举行类似赞颂神明的活动了?”
刻晴下意识地挠了挠头,一边快速理解着芭芭拉话里的意思,一边认真回忆着,随后回答道:
“芭芭拉小姐的意思是过节日吗?怎么说呢,这几年除了海灯节以外,其他的传统节日,都没怎么举办过。”
“毕竟,璃月这几年一直没怎么消停过……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筹备那些活动啊。”
芭芭拉一听这话,脸上露出痛心的神色,苦口婆心地说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平日里不注重信仰的培养与传承,才会导致璃月如今的局面。”
“信仰就像根基,根基不稳,大厦怎能坚固?”
刻晴被芭芭拉的话惊得心头一震,“寒蝉若惊” 这个词用来形容她此刻的状态再贴切不过。
她一想到璃月可能会在欲望的沉沦中走向毁灭,心中便涌起强烈的恐慌,急切地问道:
“那,芭芭拉小姐,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吗?我们还有机会挽回吗?”
芭芭拉紧紧握住刻晴的一只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做了总比不做强!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好好举办一场活动,要搞得盛大一些,最好能让全民都参与进来,一场真正有关神明信仰的活动!为璃月筑牢根基。”
刻晴的指尖在石桌上轻轻敲击着,脑海中飞速运转着芭芭拉的提议。
她将芭芭拉强调的 “全民参与” 与璃月流传千年的文化传统在心中反复比对,眉头渐渐舒展,若有所思地抬眼说道。
“芭芭拉小姐的意思,难道是在璃月举办一场全民参与的庙会吗?”
钟离听到 “庙会” 二字,深邃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悠远的。
这个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
庙会上的红灯笼、说书人的惊堂木、小贩们吆喝声,还有那代代相传的祈福仪式,不正是将信仰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最佳载体吗?
既贴合璃月的根脉,又能让所有人在热闹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当年璃月人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