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娘!末世来了,咱踹了渣爹囤货去 > 第225章 完结

第225章 完结(1/3)

    这次各个队伍带回来自愿加入朝阳城的桐州百姓可不少。

    人事部忙得跟各个部门借调了不少人,都忙上半个多月才审核完。

    朝阳城也从七万多人,变成十九万人口。

    这些人进入朝阳城的第二天,就开始被安排去各个地方上工自己赚口粮。

    这次可没有再白送粮食了,除了第一天能吃到两顿免费饭外,之后都得自己赚贡献分换粮。

    因为人数增多,住处减少,所以后来的人很多都一大群人暂时挤一个屋里,勉强能倒在地上睡。

    不过这些人的到来,也进一步加快了城建的速度。

    五月初可以开始播种时,朝阳城内一到三环规划出来的居住区都建设完毕。

    这些建筑都建成那种古风的筒子楼,每座六层,每层二十四户,暂时以租赁模式给予城民居住。

    当然,租金肯定比廉租房高许多。

    但年初城内各种任务不少,不偷懒的话一个月能赚到的积分也不会少。

    一些不喜欢跟人挤一起的,就会花上这笔钱。

    虽说筒子楼贵,但一个月也就20个贡献分。

    而且都是两室一厅的物资,三四个人合租都行。

    分摊下来也没多少。

    所以第一批报名租赁的人直接超过现有居住屋数量。

    一些动作慢的,只能遗憾的往后排。

    好在人多效率就高,不到一个月,四环和五环更多的筒子楼也完工了。

    外层那边许多筒子楼也建起来。

    开春后又源源不断的往这边来的投奔者便都被安排在外城,赶不上先行者的红利了。

    以后想进内城,就只能拼贡献分买房子。

    五月中旬,雪化后的桐州像是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各大势力在收拾完各自势力范围的残局后,纷纷派遣使者队伍前往朝阳城送谢礼和借调的物资,顺便想和朝阳城问计。

    今年的冬季实在太漫长了,如果今年的冬季又和去年一样来得早,那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耕种。

    若是以此往复,那么别说他们辖下的百姓会饿死冻死,恐怕他们这些大家氏族都撑不了多久。

    袁妧本就想在今年鼓励桐州种新粮,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朝阳城大方的开放新粮种买卖,传授种植方法。

    暂时开放的粮种有五种,也是朝阳城去年收下的那些。

    分别是红薯、土豆、玉米、冬小麦和冬水稻,看桐州各方土地地形适合种什么就选什么。

    当然,万亩高产的红薯和土豆自然备受欢迎。

    不过这东西毕竟没种过,以己度人,为了防备朝阳城可能有黑手,他们还是多配置了小麦或水稻。

    玉米反而少人问津。

    主要去年因为赶时间,朝阳城收下来的玉米都是还没成熟的鲜玉米。

    虽然鲜玉米看起来很吸引人,味道也很是不错。

    但在饱腹感上逊色红薯土豆,价格还比之贵,产量也比之低。

    哪怕朝阳城说过,等玉米成熟后采摘下来也可以像小麦一样制成粉,一颗玉米就能熬一锅玉米粥,饱腹度不逊红薯土豆,但没看到实物,众人也没个概念,只少量配置去试种看看。

    朝阳城这次选择的‘货币’依然是自然粮食。

    平均一斤红薯换一斤普通米面,不过允许各大势力在完成秋收入库后,再把粮食兑现运来。

    就这样,在六月时,朝阳城去年囤满的红薯、土豆等库存差点被清空。

    不过今年朝阳城因为人多,开垦出的土地也多。

    今年的耕种土地从去七万多亩扩到二十万亩。

    其中红薯、土豆就各种了五万亩,收下来的红薯土豆至少也能有一亿五千万斤以上。

    但这十万亩红薯土豆就足够朝阳城的居民三餐不愁了,更别说还有其他。

    今年到入冬至少有五个月的时间,袁妧便又多拿出一些高产蔬菜。

    除了去年亩产斤两万的白菜萝卜,还有亩产一万多的西红柿,亩产四万以上的紫茄,亩产四万以上的丝瓜,亩产两万多的黄瓜,亩产三万的西葫芦,亩产两万以上的韭菜。

    除此外还种了一万亩的水果,其中亩产上万的西瓜就占了五千亩。

    其余分别是草莓、圣女果、甜瓜,暂时能稍微丰富一下居民的食品选择。

    袁妧把之前奖励的那条工厂线也直接放出来,选择粮食食品加工,主要是制作面粉和粉条。

    因为朝阳城提前预警,今年冬天也会和去年一样来得早。

    所以整个上半年几乎全部城民都在忙着春耕和城建的事。

    御寒这个他们倒是不用太担心,有城主的御寒术法保障,像去年一样,只需要抗住一月中到二月中最低的零下二十多度就可以。

    但粮食就不能马虎。

    城主说了,只有朝阳城囤积的粮食越多,粮食价格才能降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