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赶山:开局被金钱豹赖上了 > 第146章 安稳的白鹳,农场新员工与新发展!

第146章 安稳的白鹳,农场新员工与新发展!(2/3)

  但是农场内却别有一番生机。

    大棚都是高级大棚,智能可控温,农场时不时还有一级保护动物进来,比如秋沙鸭、野生梅花鹿、白鹳什么的。

    一个农场什么样,还是得看农场主什么样。

    徐阳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经营农场。

    陪着白鹳溜达一圈,徐阳就领着它去了一个房子里休息,里面有铺好的干草。

    白鹳在里面也安稳。

    翌日。

    徐阳继续忙着农场的事情,他在联系村子里的施工队,准备把生活区翻修一下,尤其是居住的房子,都给通上暖气。

    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很麻烦。

    因为要加盖,所以得搬家,他把很多东西都暂时放在一处库房。

    徐阳自己是单独一个小院,员工则是住的两室的平房,并排在一起。

    淋浴、水厕什么的都有,生活还是挺方便的,只是看着有些陈旧。

    徐阳是打算长期发展农场,所以一步一步来。

    很快,装修工人就进驻到农场中忙碌。

    徐阳开始物色新员工的人选。

    他同时会照顾好农场里的动物。

    白鹳喜欢独自在牧草地那边休息,每次一放出来就跑到那边去。

    徐阳也就由着它。

    农场的新员工徐阳很快就招到了。

    家人建议是找个亲戚来看着,毕竟是自己农场,亲戚看着更好。

    徐阳却觉得恰恰相反。

    亲戚来看反而麻烦。

    不如纯粹的雇佣关系。

    我给钱,他办事,办得好就留着,办不好直接走,双方都干脆。

    亲戚又是嫌多又是嫌少的,徐阳很不喜欢这些,所以肯定不会用。

    新来的员工是两人,都在镇子上,离他们村也近。

    一个叫做马文,大学毕业两年,毕业后回家乡创业,开了个农场,赔了10万。

    本准备进厂,听说徐阳这招人就过来了。

    徐阳和他一聊,人很靠谱,就留着他在这边。

    另一个是农大刚毕业的学生,叫王武,也是徐阳和农大的学生老师聊天,一个老师给他推荐的。

    徐阳一和他说这件事,王武就同意了。

    毕竟眼下他们这儿的工作是真不好找。

    如果没有技术,单凭体力,一个月就是三四千块。

    要不年轻人都去外面,是真的没办法。

    要是家乡能给出八九千的工资,经济也发达,谁愿意跑出去呢。

    徐阳这边的底薪都是五千,而且福利什么的都不错。

    马文和王武来了后,很快适应。

    不过这两人的名字徐阳都觉得有点别扭。

    徐阳第一次看到马文的名字,以为是英译过来的中文名,毕竟英文里叫“马文”的人很多。

    王武这名字更别扭。

    那天徐阳喊他,就叫王武的名字。

    “王武!王武!王武!”

    叫了几声,王武没过来,小黑和马犬都过来了。

    两个小家伙好奇的看着徐阳,似乎好奇怎么徐阳忽然开始学它们叫唤。

    徐阳这才察觉到,王武这名字连着喊的话,和狗的“汪呜”声音差不多。

    一想到这里,徐阳顿时觉得挺羞耻。

    所以以后叫王武不叫他全名了,就叫他小王。

    另外,徐阳也和李山说,让他放心干。

    李山的干活儿能力徐阳很认可。

    农场本来就是杂活多,很辛苦,需要他这样踏踏实实干活儿的人。

    李山对徐阳格外的感激。

    徐阳对农场的规划很清晰,他是农场主,是老板,他负责农场的大方向。

    很多活儿就找人来干。

    慢慢的农场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徐阳日常直播的时候,也和网友们聊到这些事。

    有网友戏称:

    【老徐,你这也算是大农场了。】

    徐阳笑着回道:

    “这才哪到哪,现在只是起步,就是普通的小农场。”

    “真正的大农场建设的都特别漂亮,园区规划很完善。”

    “就说居住的楼都是两三层那种,里面装修也很豪华,装修的科技感也很足,像是学校的科研楼那种感觉。”

    “那样的大农场可不仅只是种地,还有研究、对外销售、自主品牌等等这些东西。”

    “我这儿现在连暖气都才刚刚装上。”

    “只能说慢慢发展。”

    徐阳对自己的农场满怀期待。

    甚至打算明年开春就多租一些地,顺便把租期延长。

    反正本村人租地也便宜,租地很简单。

    可惜国家规定不能买卖集体用地了,不然徐阳都想把这块地买下来。

    这是为了防止有钱人囤地,假设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