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怒道:“没有,我也没说我要捐款!”
“我跟你这个女娃子说不清楚,走,你赶紧给我走!”这个村民一边说,一边把元晓晓推出去。
叶伟杰这次喊了“咔”。
但在喊过之后,他又陷入了一副思考者的状态。
陈琴继续上前给锦梨擦汗,小声地问:“锦梨姐,这就是导演想要的效果吗?”
锦梨思索了会儿,摇头:“难说。”
她在跟村民对戏时,能感受到村民的心不在焉,这种比较有点难度的拍摄还是难为他们了。
村民都是凭借本色出演。
他们在面对她时,说话的底气不足,这是人的第一反应,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很难改掉自己的本能。
锦梨走到叶伟杰身边,也一同看了起来。
叶伟杰反问:“你觉得这次拍得怎么样?”
锦梨如实回答:“不太好,比上一次还要不如。”
叶伟杰眉头紧皱,“嗯,虽然气势是弄出来了,但村民的反应太过勉强,一看就是在假装强势,他们面对你还是过于心虚了。”
叶伟杰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能归纳于锦梨的人格魅力。
就跟有些美女一样,明明穿得也不夸张,但一出场就能吸引全场人的注意,让大家的视线不由追随她。
锦梨提议道:“这一幕的表演难度对村民有些高,要不你找一些专业龙套表演试试看。”
剧组一开始不打算另外寻找龙套,只想让村民来演那些无关紧要的角色。
但后来叶伟杰想了想,有些角色村民是演不到的,村民也就只有在演村民时才自然。
而且其中有些村民要表演难度较高的动作,没准村民还做不来。
所以综合考虑,他还是请了一队龙套过来,人数不多,只有十来个,基本能覆盖剧组里龙套角色的需求。
叶伟杰也想要看看专业与本色出演的对比,于是叫了几个专业龙套来扮演村民,还是按照他的想法演,营造出一种剑拔弩张感。
专业的龙套一出手,给人的感觉就跟村民不一样。
他们跟锦梨吵起架来,一点都不受锦梨身上的气质影响,该嚷嚷就嚷嚷,该吼就吼,算是呈现出了叶伟杰想要的场面。
但拍完后,叶伟杰经过反复对比,发现还是最开始拍摄的第一幕更有感觉。
村民虽然面对锦梨有点气势不足,不自觉地落了锦梨的套,但表演出来的情感是稍微复杂一点的。
不像是第二次跟第三次拍摄,情绪上有了极端,却少了点复杂的变化。
也就是说,吵起来太过假了。
不就是捐款嘛,不信任就不信任呗,没必要吼来吼去。
而且剧情这么设计,终归到底,是想要调动起观看者的情绪。
但如果真要有个情绪刺激,那何必用这种方法来展现?
只需要村民云淡风轻地摆手:“我不信你,所以我不捐。”
然后把门一关,把锦梨拦在门外。
连对话的余地都不给,这不是更加令人觉得憋屈吗?
叶伟杰这般想着,反而被锦梨与村民的表演给说服了,认为他们第一幕的表演更加真实自然。
叶伟杰特意跟锦梨和村民说:“比来比去,我发现还是第一次拍的效果好,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拍下去。”
等锦梨结束拍摄,其他人已经早就拍完了。
剧组目前还没准备夜戏,乡下冬天夜间的气温很冷,大家都早早缩在房间里。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个夜晚,很多村民忽然出去串门,挨家挨户分享了今天的拍摄内容。
叶伟杰请了一些本地的村民,本色出演在剧里扮演村民,这件事村里所有人都知道。
当初剧组在村子里招收演员时,有很多人都去报名了,经过了一轮开刷,才选中那些村民。
不过只有被请去表演的村民,才知道拍摄内容,其他村民是不知情的。
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剧组居然计划给池塘村修路。
还别说,剧本里给出的一些集资方法,反而让现实中的村民狠狠心动了。
“修路,能立功德碑!这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
“天啊,这个剧组那么好,居然给我们修路,还造功德碑?”有村民惊呼,觉得不太可能。
别的村民一语道破玄机:“想啥呢?能帮我们修路就不错了,还想造功德碑?我问过主演,就是那位叫锦梨的明星。
她说修路是会帮我们修,但功德碑不会立,毕竟我们又不是真的给钱,会在后期加上功德碑,现实中没有。”
其他村民一听就急了。
“那可是功德碑啊,剧组既然拍了,为什么不造一个真的,我们池塘村又不是不能捐款修路?”
这话一出,其他人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