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辉先跟胡水文用了大半个小时把发动机本体上的一些变化给进行了说明。
不过把发动机升级成为电喷发动机,需要改变的肯定不是发动机本身。
跟着发动机密切相关的那些附件也是需要做调整的。
“你们在开发电喷发动机的时候,也要跟南山科技那边同步把发动机周边的配合件给进行升级。”
“比如消音器,作为减少发动机排气噪声的部件。”
“在升级为电喷发动机时,消音器上需要安装氧传感器,以实时监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并将信号传递给ECU进行精确控制。”
“此外,消音器的内部结构和排气口设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电喷发动机的排气特性。”
胡水文只是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江辉直接把各种改造方案都给抛出来了。
这给胡水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华夏,还没有任何一家发动机企业生产电喷发动机。
就算是沪上大众和一汽丰田这些合资工厂生产的发动机,也都还是化油器发动机。
历史上,沪上大众到了1998年的时候推出桑塔纳2000才抛弃了化油器发动机,换上了电喷发动机。
电喷发动机优势很多,但是最关键的两个优势就是燃油经济性的提升以及排放性能的提升。
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华夏来说,能够用的起车的单位或者个人,对于燃油经济性并没有什么概念。
大部分车都是公家的,再耗油也是花的公家的钱。
这么一来,买车的时候,油耗自然就不是那么的敏感了。
至于排放性能,普通人或者单位谁会去关注排放的污染物是多是少?
很多启动的时候排气管冒黑烟的车都能正常上路。
一直到了后面,华夏的相关环保法规才逐渐变得严格。
再加上电喷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它们在动力性能、诊断性能和操纵稳定性方面的优势越发的明显,各个车企才在华夏投产电喷发动机。
可以说在电喷发动机国产化之前,这些合资公司在华夏使用的汽车发动机,没有一款是世界一流技术的产品。
“厂长,您放心,我们这几年招募的一些人员里头,有一部分国外技术人员是懂得电喷发动机工作原理的。”
“除了ECU我不是很了解之外,其他方面的零件我也做了深入的了解。”
“我们实验室已经拆解了丰田、通用、福特和本田等好几家车企的电喷发动机,尽量寻找一条最适合我们的升级路线。”
要说搞ECU,胡水文却是心中有点发虚。
他对计算机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
也就是来到了南山发动机之后才真正的开始接触这种高科技的产品,现在只会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以及使用NS 3D和NS CAD来绘制图纸。
其他编程之类的,他以前是考虑都没有考虑要去学习。
但是对于发动机的各种硬件结构,他就非常的熟悉了。
“行,那你们先尽快的把初版的设计方案确定下来,到时候我过来一起看看。”
相比整车,发动机的零部件没有那么的多。
不过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独特加工难点。
为什么历史上华夏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一直到2010年之前都没有实现特别大的突破?
主要就是各种发动机零件太注重细节了。
比如活塞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一个铁圈一样的东西。
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在外观尺寸方面有非常多的要求。
活塞环外表不得有刻痕、擦伤和剥落,同时需要检查外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活塞环的翘曲度。
此外,活塞环的边间隙和开口间隙都需要精确测量,以确保它们符合图纸要求。
边间隙过大可能导致燃气泄漏,而开口间隙过大或过小则可能影响活塞环的弹性和密封性能。
再有就是活塞环的弹力也是它密封性能的关键指标。
在安装前,需要使用弹力试验器或简易方法检查活塞环的弹力是否符合规定值。
弹力不足可能导致活塞环无法紧密贴合气缸壁,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这还只是简单举了活塞环的两个要求,实际上在活塞环材质、表面处理等方面还有很多特殊的要求。
其他许多零件跟活塞环类似,都有各种各样的细节要求。
稍微不注意,你拿着实物去模仿,生产出来的零件看上去好像差不多,用起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也许一两个零件差一点不会对性能有特别大的影响,但是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最终发动机的性能就差很大了。
关键是隔三差五可能给你搞出一些问题出来。
变速箱的情况跟发动机也是类似的,甚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