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所以韩景这时候才被从甘西省调整到东江省深港市任组织部长,本身并不是任什么样的职务,而是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临时救火队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对韩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了解的,除了黄家和杨家外,就是汪志雄欣赏韩景了,欣赏韩景的雄才大略,他认为韩景能做到预想那样,能搅动东江官场,就是在汪志雄的执意建议下,韩景才被调整到东江省深港市。这内情也可谓是一波三折,韩景当然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其中必有曲折隐情。
你想想也是,一个副部级的,在一个地方干的风生水起的,立了功,没有受奖就算了,还给调整到千里之外的单列市做组织部长,高职低配,要是放在古代的时候,就是发配蛮疆。
要是别人,肯定是会闹情绪的,自己干的那么好,又做出来了耀眼的政绩,应该是加官进爵的,谁知道升职加薪没有自己的份,反而被调整到千里之外心地方,千里之外也就算了,起码应该是升职加薪吧?
升职加薪也是想想而已,一个副部级领导,只做了单口市的组织部长,全国仅有此一例,省组织部长也只不过是副部级领导,要是换成了别人,没有人不会有想法的,闹情绪还算是好的。
上面的领导,又不可能把真正的意图告诉你,告诉了你,那还叫高瞻远瞩吗?那别人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关键的问题是无论是谁,无论是任什么样的职务,你得整出来动静,最好能做到‘蝴蝶效应’,否则的话,功劳是没有了,就是苦劳也没有的,可以说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机遇与风险一直都是相伴相随的,光想着机遇,又不想承担风险,世上没有这样的好事情。就是有也轮不到凡夫俗子,官场中谁见过好事情落到没有关系背景的人身上?
韩景虽然是有些关系背景,但是,比他厉害的人多了去,不要以为有几个大佬支持着,明面上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其实真正的厉害人物都是隐身的,隐身的政治世家才是真正的王者。
好在没有人跟韩景竞争这样的岗位,不但没有人竞争,反而有人对这事情幸灾乐祸的,他们认为韩景肯定是让某个领导不高兴了,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得到这样的‘奖赏’呢?
没有智商是可怕的事情,没有政治智慧比没有智商更可怕,在官场中如果没有政治智慧,你就算有再强大的背景关系又怎么样?事后诸葛亮是没有用的。
韩景的长处就是有极高的政治智慧,能想到领导是什么样的心思,领导想到的事情他能想到,领导想不出来的事情他也能想到,就是这样天赋异禀的政治智慧,才让韩景在官场中不断进步。
转眼间,韩景到深港市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也不算长,也就几十天,但是,这几十天对韩景来讲,可以做出来许许多多的事情,这几十年的时间,韩景就完成了自己的人事布局。
在深港市常委会中,也不是阮云南和黄河两家独占,不知不觉中,韩景也异军突起,他将纪委书记梁兵、政法委书记吴磊和宣传部长胡兰兰收入囊中,加上自己,在常委会中已经是妥妥的四票。
阮云南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两个书记会投入到韩景的阵营中,阮云南没有想到,黄河更不要说了,他更没有想到宣传部长胡兰兰会转投韩景的阵营,要知道胡兰兰可是自己的亲戚。
在政治上,讲亲戚关系,相信亲戚关系,只能说明你政治思想不够成熟,缺乏政治智慧。
韩景是怎么做到的?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将常委会三个常委收入囊中,这事情太玄乎了,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也让人佩服。
韩景当然是不会告诉别人的,但是,有政治智慧的人也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无外乎就是几种方法:有人做事情留下了什么把柄,从而受制于人。也可能是利益的事情,这也是最大的可能性,毕竟利益面前谁都会心动的。
形势严峻,对于阮云南来讲是这样的情况,对黄河来说也同样如此,面对韩景前堵后追,阮云南不得不暂时的和黄河联合起来,不然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抵抗住韩景的围追堵截,这才多长时间啊?!
一个多月时间,形势大变,要是再过一段时间的话,两人说不一定真的就成了光杆司令了,于其那样的境况,还不如背水一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的话将失去了一切。
阮云南哪里知道,韩景真正的目标并不是他,黄河就更不要说了,他压根儿就没有这样想过,以为韩景是冲着他们而来的,都这个时候了,还自以为是。
阮云南和黄河暂时放弃了矛盾和隔阂,联合起来了,成为了一个暂时的整体,形势所逼,不得不这样的。
韩景根本就不担心他们联合起来的,如今的自己已经不是刚开始时候那样的势单,自己的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