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市刚成立时,需要大量的人才,阮云南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排除在外呢?他当然是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阮云南毫无悬念的进入了招商局,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
阮云南终于正式的走入了仕途,走入仕途的阮云南如鱼得水,干得风生水起,两年多了就坐上了招商局二把手,要知道深港市还处于试验阶段,招商局的作用至关重要的,大量的招商引资,其中的弯弯绕绕,外人怎么知道呢?
阮云南在招商局任二把手,不但政绩耀眼,而且自己也挣得盆满钵满,具体有多少,外面的人怎么知道呢?
那时候的深港市各机关单位,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条件,试验阶段,是允许你犯错误的,摸着石头过河,怎么能不犯错误呢?
国家政策制度都是宽松的,鼓励你大胆去做的,大胆的去闯,就是有错误,也是有人兜底,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是上纲上线的事情,都是允许犯的,制度也是宽容仁慈的。
电影有这样的台词:你不拿,我不拿,耿专员又怎么拿?
阮云南在任招商局二把手两年后,又调整了,做了深港市下属的一个大镇的党委书记,这可是个真正的转折点,仕途升迁之路中,书记的职务是至关重要的。
阮云南就这样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坐到了市委书记的位置。本以为能稳坐高位,却没想到韩景这个“程咬金”半路杀了出来。
阮云南心中又气又恼,可表面上还得维持着领导的风度。他暗自决定,不能就这么轻易认输,得想个办法扳回一局。
与此同时,市长黄河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他觉得这是个重新洗牌的好机会,既能打压阮云南,又能试探韩景的底线。
于是,黄河开始在一些政策执行上故意拖延,给韩景任用的干部使绊子。韩景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黄河一个狠狠的教训。
深港市的官场风云,因为韩景的到来变得更加波谲云诡,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市长黄河的仕途升迁之路和市委书记阮云南的仕途升迁之路大相径庭,两人几乎是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黄河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他祖辈和父辈都是官方的,尤其是祖辈,那可是革命者,东江支队的始创人之一,有了这样的祖先,黄河也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了,身上的光环自然也是光彩夺目了。
所以说,黄河根本就不需要像阮云南那样想方设法的走捷径,钻营关系。人家一出生,家里的人就已经为他铺好了路,而且还是宽阔平坦的,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就行了,有祖辈的功勋章光环照着,想做什么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花什么心思的。
黄河从中学校一毕业就进入了仕途之中,要知道平常的人,就是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进入仕途的,而且还是吃香喝辣的部门机关单位。
中学一毕业,条件不够,钱权来凑,黄河在仕途升迁之路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每一次从党校出来,都是升职加薪的,毕竟是党校,不是别的正规的学校所能比的。
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党校就是自己家里的学校,对自己的家人当然是格外的照了。
黄河的仕途升迁之路,和阮云南的仕途升迁之路是截然不同的,不过两人都是有资本的人,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轻视韩景的。
韩景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的,虽然知道的不够全面详细,但是,也知道个七七八八,在内地是个厉害人物,现在调整到了沿海城市,又是特别的地方,职位也不是一二把手,这样的调整就说明了问题。
阮云南和黄河都有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韩景并没有怎么的关系,也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不然的话,怎么会调整到几千里外的陌生城市当五把手呢?
要是有厉害的背景关系,应该是一把手的位置,要知道韩景的级别是副部级别的,坐上一把手的位置也是绰绰有余。
错误的思维导致了错误的判断,所以说,阮云南和黄河对韩景的到来并没有放在心上,根本就没有当回事,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韩景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
韩景其实是中央某位大佬暗中培养的一颗重要棋子,这大佬当然是汪志雄了,除了他还有谁有这样的能量?韩景被派到深港市,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里固有的不良官场生态。从而打破东江省官场生态环境状态,进而让缓下来的经济再加快速发展。
像阮云南和黄河这样层次的,怎么能想到这些东西?就是东江省的主要领导都想不到这些东西,大佬们考虑问题都是高瞻远瞩的,都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就在黄河继续使绊子,阮云南也在密谋新对策时,上级突然下达了一项重要的调研任务,要对深港市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估。这上次可不是东江省,而是国家政务院,要知道深港市是直属于政务院领导和管理的,东江省只不过是代管。
韩景敏锐地意识到,上面的领导可能为了配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