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14章 德军开始审视对手

第14章 德军开始审视对手(2/3)

人数量的问题,这一问题,更加直接而致命。

    “狂飙车队”载具上即带有的原苏军坦克第31师的识别标志,也有后来出现的明显也是一种标志的黑边红底太阳标志。

    这让德军指挥部,无从判断这支部队,在苏军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而且显然,德军情报机构,也无法在这一问题上,为德军指挥部提供任何帮助。

    更别说,为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诸如:

    这样的部队苏军有多少?

    是只有坦克部队,还是也有步兵?

    如果有步兵,又被苏军藏到哪里去了?

    ……

    并且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一脸懵逼的德军情报机构无法给出答案,连控制了战场的德军也无法像正常战斗一样,通过战后打扫战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相比体积巨大,还能留下一些残骸给德国人研究的巨大天线。

    这些毁尸灭迹更为彻底的载具,让德国人连确认,到底是不是坦克第31师,以及那个什么红色太阳标志到底存不存在都做不到。

    而这种不留痕迹的自爆,这种似乎是在隐藏自身技术水平的操作,加上“狂飙车队”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超出德军认识的性能,还牵引出了第三个问题。

    那就是战前德国人对苏联军工能力的估计是不是错了?

    要知道,在苏德“友好时期”,德国人因为同时确信,一旦开战就能快速搞定苏联,且苏联人没有能力快速吃透德意志的科技这两件事情。

    不仅把很多武器,都直接给到德国访问的苏军代表团看了,还允许苏联人买走了很多先进装备,甚至还存在苏德坦克部队共建等项目,以从苏联换取大量原材料和燃料。

    而现在,快速击败苏联的确信依然还在,但苏联人没有能力快速吃透德意志科技的确信,却开始向着离奇的方向动摇了。

    再联系到,无线电技术人员挖到的东西,与一系列原本被当做废纸的,在战争第一天发生的数个,最终被判定为个例式的,苏军武器性能超出常规报告。

    德国人早早的产生了一种,对苏联掌握有一种,因为苏联人糟糕能力无法普及的神奇技术的幻想。

    这一幻想,大幅提升了德军对于缴获苏军少量神奇装备的注意力,并直接造成了未来。

    在拉塞尼埃时,德军机修部队,像是长着鼻子一样,迅速在广阔战场中,找到两台被薯条君影响变成固定地形的KV坦克。

    在杜布诺战役时,向薯条基地与薯条修理厂倾注更多空军力量和战略目光。

    在罗马尼亚上空时,德国空军超出常规的大批次出动战斗机。

    这些事情背后,都有对德军大部分人员保密的,秘密成立的研究机构的影响。

    (一些解释:

    1、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此前德军部队与薯条旅部队的对抗,要不就是规模较小,要不就是持续时间较短。

    并且,此前的对抗要不有其他苏军部队存在,将数量不多的薯条旅部队淹没在人数众多的战场中。

    要不就是德军没有正面面对薯条旅部队,没有太多抓到薯条君鸡脚的机会。

    但在这次布格河南岸的大战就完全不同了。

    薯条君带领的“狂飙车队”是在没有其他苏军在场的情况下,在正面战场,与德军拉开架势,狠狠干了一架。

    而且从时间线上来说,这场开始于6月23日上午的大战,也是事实上德军第一次,面对成规模薯条旅部队的时间。

    2、德国人的民俗专家

    虽然真实的纳粹党,并没有像很多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将某些诸如圣杯一样的东西,视为能够统治世界的力量。

    但纳粹党,确实出于为自己的行为与理论寻找,正当性解释的目的,将不少精力投入了此类研究。

    其本质与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时,都会搞一些祥瑞的行为一致。

    而相比于这些较为高层的事情,作者这里的民俗专家,实际是指包括德军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近现代军队中存在的神职人员。

    这些人员,一方面,是这些军队继承自十字军时期的传统。

    另一方面,也在这些没有政治工作者的军队中,承担了管理士兵精神世界的任务。

    因此巨大天线导致大量士兵幻听的情况,自然而然的引来了这些人的关注。

    3、科学解释

    完善的无线电通信控制系统,配合大量定向传声设备,确实可以做到前文中的,向所有战区内双方士兵定向发送信息的事情。

    只是其需要的硬件软件支持,显然不是此时战场中可能存在的。

    4、德国人对苏军装甲部队数量的震惊

    历史中,西方面军机械化第6军坦克第4师师长波塔图尔切夫,6月30日从纳利博克森林中徒步跑路时,被德国人抓获。

    从他的交待中,德国人第一次明确了战前苏军坦克师的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