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你这十数载治水辛劳,斩妖除魔,也知道神仙一念起,人间万劫生。”
“你也该明白,若法度崩坏,天道倾颓,首当其冲受害的,便是这最为脆弱的人间!”
“你在下界治水,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你治得了人间之患,却治不了天界之乱。”
“你以为陛下封你为司法天神,仅仅是要一个强力的‘刽子手’?”
王母娘娘眸光如炬,带着些循循善诱的味道:
“不!杨戬,那你就错了。”
“正是因为你尝过这天规噬骨之痛,正因你是云华的血脉!你才最能明白它的残酷无情。”
“你有大法力,亦有大功德,更有一颗知其痛、会其苦的‘人心’!”
“由你去执掌这柄双刃之剑,做这天法的‘执剑人’,才能真正权衡‘情’与‘法’之间那道几乎无法存在的‘度’!”
“才能避免下一个‘灌江口惨案’,下一个‘东华之乱’的悲剧,在毫无缓冲的天条铁律下发生。”
“想一想,若是当初是你前往方寸仙山,缉拿东华帝君和牡丹仙子。”
“而非王灵官。”
“那之后的事情,是否就不会如此糟糕了。”
“天界不会遭此灾祸。”
“人间界也不会逢此劫难。”
“一切都不会发生。”
“你在下界治水多年,下界百姓奉你为‘清源妙道真君’。”
“你也该明白,治水当治其源。”
“而下界劫难的根源,实则在于天界。”
“治理天界的神仙,方为治理人间灾祸之根本。”
“司法天神的高位并非枷锁,而是利刃,亦可为钥匙。”
王母娘娘的声音骤然转为低沉,二郎真君神殿的氛围陡然变得凝重肃穆。
她玉手轻抬,一枚非金非玉、通体玄黑、缠绕着细密雷霆纹路、散发着森严苍古气息的神印无声悬浮在她掌上,正是那枚象征三界法度之巅的——“司法天神印”!
那方小印出现的刹那,神殿内无形的规则仿佛都在随之震荡哀鸣。
它的重量,不在于实体,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天道规则与天条,那是三界秩序的基石。
王母娘娘言辞恳切,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杨戬:
“杨戬!司法天神,这是可以改写规则的权柄!”
“你当年为救母敢劈桃山,那份果敢与无畏,令三界动容。”
“今日,你为何不敢为三界执掌天规?”
“唯有掌权者,方能改写规则。”
“唯有掌法者,才能改法。”
“陛下今日,不是以舅舅的身份请你,而是以‘三界共主之名’,将这守护天规、安定乾坤的重担交予你!”
“你说天条腐朽,那你就去改变天条,证明给玉帝看,证明他当年情和法的抉择有误。”
“你去证明玉帝当年错了。”
“司法天神之位在手,你才能真正明白陛下当年的艰难,若连这位置都不敢接、不愿争,只站在凡尘诅咒天法无情。”
“那才是对云华仙子牺牲最大的辜负!”
……
“司法天神,这确实是个可以改变天规、避免更多悲剧的位置……”
王母娘娘的话语,在杨戬心间敲响,让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杨戬想到了当年杨家的灌江口惨案。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当年,灌江口的惨案如噩梦般在眼前重现。
亲人的惨叫撕心裂肺,家园在瞬间崩塌,父兄倒在血泊之中,那血腥的场景如同冰冷的刀刃,一次次刺痛着他的心。
每一声呼喊、每一滴鲜血,都化作了他心中无尽的仇恨与痛苦,成为他多年来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
还有那东华帝君反天之战,神仙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理念,在天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刀光剑影、法术纵横,天界被搅得天翻地覆。
而这场战争的余波,致使天河弱水下界,引发了下界的水患。
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汹涌地淹没了无数的村庄和城镇。
黎民百姓们流离失所,哭声震天,他们无助地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家园,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孩子们在洪水中挣扎、老人们在废墟中哭泣、就连普通的猪、马、牛、羊……也没有活路,它们在洪水中哀鸣……
那一幕幕惨状……都是杨戬治水的过程中亲眼目睹的。
而人间的降雨、狂风、雷电、瘟疫、干旱、太阳光、月光亮,甚至时间的流逝……皆在天界神仙的掌控之中。
正是:“神仙争斗,凡人遭殃。”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杨戬深刻地意识到:
“人间灾难的根本,实则在天界。”
这也让他对天条产生了深深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