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 第834章 岳飞:原来是我保守了?

第834章 岳飞:原来是我保守了?(1/2)

    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看着一脸希冀的赵鼎,刘禅想说自己没太听懂。

    但是,朕在岳爱卿面前可以露怯,在其他人面前必须是明君。

    明君怎么可能听不懂?

    于是,他想也没想就问道:

    “岳爱卿你怎么看?”

    岳飞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刘禅的丝滑甩锅,听到问题之后,他马上就看向了赵鼎。

    赵鼎想改革科举这事儿,之前和他提过。

    但他一直没敢答应。

    因为,自科举诞生那一天开始,学子们参加科举就是为了当官儿。

    当官儿是为了干什么?

    自然是代天牧民。

    可要按赵鼎这么改了之后,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员,将会一辈子无法实现他们代天牧民的愿望。

    他们能干的,就是一辈子死死的盯着那一件差事。

    既使他们从州县做到了京官儿,还是干那一件事儿。

    这样的制度设计,真的会有学子去参与这个科举吗?

    如果改革了之后没人参与,或者参与的人数很少,达不到优中选优的目的,那朝廷的脸可就丢大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岳飞不敢轻易的下这个决心。

    假如这个改革真的成功了,大量技术性官员占据了岗位之后,留给政务型官员的位置就少了。

    位置少了之后,朝廷录取的人数就必须也要相应的减少。

    这样会不会引起学子们的反对?

    正是因为这两点顾虑,赵鼎提出这个想法之后,他才没第一时间表达意见。

    他的本意,是想着先放出点儿消息吹吹风,试探一下学子们的反应,等他打完了金国之后再说。

    毕竟,在他原来的预计之中,像这样的灭国之战至少要打个两至三年。

    当时他提出来这个想法之后,赵鼎也同意了。

    可他没想到,他还没开始发力呢,金兀术竟然果断的跑了。

    这一下子,对金国之战竟然就这么结束了。

    结果,就被赵鼎打了个措手不及。

    从他俩开始商量到放出消息,这一共也不到半年的时间。

    消息根本就没经过充分的发酵,学子们尚处于一个应激的阶段。

    这个时候提出来,稍微早了一点儿。

    但赵鼎的话都说出来了,总不能再给塞回去。

    想到这里,他便看着赵鼎问道:

    “赵相,你这个想法本帅很好。

    但是,具体操作是不是再缓一缓?”

    岳飞这么一说,赵鼎再次叫起了撞天屈。

    “元帅,我也想缓一缓。

    可谁知道您这么快就把金国给平了,这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大个人员缺口,我也很无奈啊。”

    “可这么突然的改革,万一没人参与怎么办?”

    听到这个,赵鼎顿时放下了心。

    “元帅,这一点儿您尽管放心。

    您忙着在金国打仗的时候,我已经把这个方案推敲了无数遍。

    咱们现在只是缺可用的官员,但并不缺少学子。

    相反,每次春闱之后,都有大量的学子因为表现不佳而郁郁不得志。

    这些失意学子的学问自然不算顶尖,但他们也都至少寒窗苦读十年,不仅识文断字还懂圣人道理。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只要他们愿意去钻石一门手艺,应该是很快就能上手甚至是精通。

    我们如此改革之后,既能为朝廷招揽足够的人才,也能为这些学问不算顶尖的学子提供一个入仕的机会。”

    赵鼎说完了之后,岳飞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这边一点头,刘禅也马上跟着点了点头。

    不过,他俩点头之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呢,赵鼎就又继续说道:

    “而且,元帅您也不会担心,他们担任了技术型官员了之后,会因为一生只能困于一个岗位而懈怠。”

    “哦?

    此话何解?”

    “元帅可知道,为何天下的学子都觉得科举之路难于上青天?”

    听见这个问题,岳飞想也没想便答道:

    “那自然是因为他们学问不精。”

    他一说完答案,赵鼎便笑着说道:

    “元帅说的没错,但这只是其一。”

    “哦?还有别的原因吗?”

    “当然。

    除了自身学问不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不通实务。”

    “不懂实务?”

    “没错!

    科举的目的,是为了替朝廷检拔人才。

    除了经义是考察学子的学问之外,剩下的策、论都是在考察他们对于如何施政的理解。

    但他们本身并没有参与过任何的政务,甚至连朝廷是如何运转都搞不清楚。

    因此,除了少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