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 > 第392章 南吴和曹魏兵力对比

第392章 南吴和曹魏兵力对比(1/1)

    南吴士族、将军的土地,几十顷、上百顷都很正常。

    只不过孙权将他们的主要土地,都安置在扶南、金陈、林邑、交趾等地。

    庄园、坞堡、种植园是主要的生产模式。

    他们获得的耕地越多,利益共同体越巩固。

    往后交州出现叛乱,就算是为了利益,他们也会不惜代价地夺回。

    如果士族、勋贵、将军们的土地都在中原,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偏远的边境地区。

    明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朱棣好不容易打下安南,扩张了领土。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又果断地放弃了,满朝文武都觉得安南这块土地麻烦。

    他们没有利益的捆绑,土地都在江南,谁会记得征战安南将士们所流的血?

    孙权将封赏士族的土地,都安置在偏远地区,再进行移民实边慢慢地拓展。

    虽然也会留下一点隐患,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现在南吴的疆土,越来越广袤。

    在地理上,南吴疆土已经远远超过曹魏。

    且南吴和曹魏在人口上的差距越来越,最多也就两三百万人口的差距罢了。

    这点人口,已经影响不到最终的决战。

    目前南吴的总兵力,为六十五万众。

    曹魏的兵力数量要少一点,在六十万人左右。

    这还是曹操进一步扩军的成果。

    中原百姓陷入劳役、兵役的疲惫状态中,各地的叛乱不断。

    曹操不敢穷兵黩武,将百姓逼反。

    他将军民比例,维持在二十几比一。

    曹魏的政策看似宽松,但在两次江淮战败的影响下,实际上百姓的压力也不。

    反观南吴,汉人百姓永远不会站出来反对官府的统治。

    佃客的存在,维护了汉人百姓的利益。

    只要他们肯努力,未尝不能征募一户佃客,帮忙耕种。

    南吴地区的叛乱,主要来自蛮夷。

    如果他们不尊奉官府,不接受官府的招纳。

    孙权会直接将他们判为“反贼”,州兵可以直接进行掠夺,将他们变成佃客。

    这次五溪蛮、卢水胡的叛乱,或多或少都受到此政策的影响。

    所谓羁縻统治,孙权相当没有耐心。

    要么出来为民,为官府纳税。

    或者干脆成为佃客,服务南吴治下的百姓。

    当然,孙权也能接受羁縻统治,没有一棒子打死。

    只不过他要求这些部族,必须服兵役。

    每年挑选出壮丁,为吴国镇守边疆。

    纳税和服兵役,是南吴最基本的要求。

    各地的蛮夷,自然会心生不满。

    但孙权治下的百姓、士族、将士都无比地拥戴,他们都觉得跟着孙权能过上好日子。

    南吴的基本盘巩固,孙权更不会给蛮夷面子了。

    几次作战下来,南吴的统治越来越巩固。

    孙权北伐之心,再也抑制不住。

    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山越、五溪蛮、卢水胡都老实了。

    南吴对曹魏用兵,自然提上了日程。

    孙权召集内阁,以及众将军。

    甚至把凉州的魏延、马超等,都召集回来。

    是述职实则是筹备北伐,南北的大战不可避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