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二人不过刚刚赶到,狄仁杰的喘息还未平复下来,但赵既却仿佛度日如年,心焦似堵。
狄仁杰看着眼前站定在原地,面上却带着几分慌乱的青年,轻轻摇了摇头。
他嘴角带着几分笑意安抚道:“承远,放宽心!”
赵既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内心的忐忑并未因此减少半分,直到上官婉儿从殿中施施然走出来。
“阁老,陛下请您二位进去。”上官婉儿表情冷淡,嘴上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当她的目光掠过赵既时,仿佛是在审视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赵既与上官婉儿的目光交汇,心中不禁泛起一阵不祥的预感,眉头紧锁。
可此间不是说话的地方,武则天还在等着,小梅姐妹的安危亦悬而未决,只能先行觐见。
不过待赵既跟着上官婉儿进入殿中,远远地朝武则天望去,眼前的景象却令他瞠目结舌。
小梅姐妹二人和武则天似乎相谈甚欢,也许说到什么乐处,武则天不时发出爽朗地大笑,小梅和小凤也都是满脸笑意。
就连狄仁杰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场景倒不像是皇帝和臣民交谈,反而是一个大家长被两个晚辈哄得十分开怀了。
只有上官婉儿撇了撇嘴,她的看法正好和狄仁杰的印象相反,是皇帝掌控着整个氛围,她只是想让狄仁杰和赵既看到如此情形而已。
反而是那两个小丫头,被皇帝捎带着就拿捏住了。
小梅姐妹并非凡人,远远地就发现了狄仁杰和赵既二人已经到了。
“陛下,民女是否需要暂避?”小梅轻声向武则天提议道。
武则天这才注意到狄仁杰和赵既,于是微微点了点头:“丫头,这块玉佩借给朕用一用。”
皇帝借东西,自然没有拒绝的选项。
小梅即使心中不情愿,也只好答应,带着小凤暂时退了下去。
她们二人的身影与上官婉儿、赵既、狄仁杰三人交错的瞬间,小梅给了赵既一个安心的眼神。
赵既见状,心中的忧虑稍减,至少武则天表面上的态度还很不错。
至武则天的御案前,其人刚才那副宽容、和蔼的神情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日里那个恩威莫测、杀戮甚重的女皇。
赵既和狄仁杰都是观察力过人的人,一眼便捕捉到了御案上那只眼熟的翠蟾,各自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武则天端坐着,也不知注意没注意到二人的目光,她朗声道:“朕等两位爱卿已经很久了,蛇灵之事如何了?”
狄仁杰却并未立即回应,而是先提及了洛河的异象:“陛下,今日辰时三刻,将有日食之兆,洛河亦将因此暗流涌动,恐有激流侵入宫中!”
“还请陛下速速下旨防备,遣散宫人,移驾至高处,再降旨安定神都民心!”
这话把武则天想说的、想问的,全部堵了回去,她当即错愕道:“这么快?”
狄仁杰郑重地点了点头:“现在距辰时三刻已不足一个时辰了,还请陛下速作决断!”
武则天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当即果断下旨道:“婉儿,你速照日前的安排行事。还有,王孝杰的大军不是在吗?责令其维持秩序,戒严全城!”
上官婉儿当即照旨而行。看来皇帝对今夜之事绝非一无所知,对于军队的动向,更是了如指掌。分派完毕,武则天稍稍放松下来,回过头来问狄仁杰道:“怀英,此事确否?万一出了岔子,你我君臣可要贻笑大方了!”
狄仁杰略作思索,随即斩钉截铁地答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事应无差池,暗涌的规模尚不清楚,臣看陛下最好现在就移驾至高处,以防不测!”
武则天闻言点了点头:“好!朕也想看看这洛河神异究竟如何!”
——
皇命一下,紫薇城的宫人们暂避至上阳宫中,王孝杰的大军发动,在皇城附近戒严起来,洛州刺史府的官员衙役们开始张榜安民。
大街上又响起阵阵马蹄声,不过王孝杰大军调动的时候就有动静,谦义坊附近的厮杀又有动静。
“大变”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这个节骨眼上,寻常百姓谁敢随意开门,各自关门闭户,等待事情结束,反而给了王孝杰方便。
就在紫薇城北门玄武门的城楼上,武则天倚着御座,闭目养神,她也是一夜未眠。
玄武门下,密密麻麻列满了千骑卫士,拱卫着此处。
赵既一时间无事可做,矗立在城墙上,审视着不为他而列的千骑武士们。
这些人拱卫着玄武门,唐宫的布局决定了这里是入宫的最速通道,许多兵变发生在玄武门,不是巧合。
狄仁杰就在赵既身旁,尚不清楚赵既此时想着如此悖逆之事,他正抬头望向天边。
天边已经放亮,只是今天天气不佳,厚厚的云层将太阳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