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 第六百四十章 开始

第六百四十章 开始(2/3)

美大公司的股份,基本上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样一家跨国大企业过来投资,吸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大家都在看,看程氏这个华人企业准备投资多少,看华夏对外资在国内投资的政策到底是什么态度。

    程氏如果投资的少,那好啦,很多企业立马就会偃旗息鼓,因为大家会认为,程氏之所以投资,无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而已,实际上并不是看好这片土地。

    而如果投资的多,那就不一样了。

    有一句话叫做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还真就是这样。

    程氏如果一上来就大动干戈,出手就是几千万美元,那效果绝对不一样,虽然不可能立即就吸引的其他欧美企业也跟风过来投资,但一定会吸引来更多的关注。

    而等上个两三年,程氏投资的项目建成投产后很快就能赚钱,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海外企业来华投资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都是持观望状态。

    对于在华夏投资,那些外国企业目前都是特别谨慎的状态,或者说,这里目前根本就不是那些企业考虑的投资地方。

    国情、政策、居民消费能力,这些都是在投资前要考虑清楚的。

    投资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也不能盲目。

    程见闻现在就是如此。

    尽管之前他爹,也就是程氏目前的当家人已经确定了要在这里投资,他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可同意投资,并不表示要盲目投资。

    “淑怡……”

    “爸”

    “这都三点多了,见闻怎么还没过来。”

    “爸,您别急,刚才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来电话说了么,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的分管领导要分别和见闻进行会谈。”

    “谈什么谈,不就是他们着急想确定下来程氏准备投资什么项目,又投资多少钱么。”

    程家老太爷有些不满的嘀咕道。

    有日子没见自己的亲二孙子了,老爷子有点想。

    都说隔代亲,老爷子是一年不见儿子女儿都没事儿,可到了孙子辈就不一样了,几天不见他就想,更何况这次都一个月没见了。

    “对了淑怡,回头跟家里联系一下,让雨诗带着振宇过来,让明溪也带着孩子们过来,这里才是咱们的根,让孩子们都回来感受感受。”

    老爷子口中说的雨诗,就是程见闻的妻子郝雨诗,而振宇,则是他们俩人的儿子,程振宇,和笑语一般大,到八一年就八周岁了,就是生月小一点。

    明溪的全名叫程明溪,是程见闻的妹妹,同样,也是李言诚的亲妹妹,比罗敏小一岁,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和程见闻已经来过几次大陆不同,程明溪是五一年在丑国出生的,一直都没回来过,对李言诚这个亲大哥只是耳闻,并未见过。

    在程家老太爷的心目中,改不改姓都无所谓,反正身体内流的是他们老程家的血脉,那就应该跟自家人多亲近亲近。

    傅淑怡琢磨了一下,觉得公公说的不错,是应该让孩子们都过来,互相认识一下,他们是血亲,是一家人,总不能搞得以后见面不相识吧。

    “我知道了爸,今天晚上我就跟家里联系一下。”

    “嗯”老爷子点了点头,跺跺脚说道:“这里才是咱们的根,丑国,那不过是咱们暂时的落脚之地而已,落叶总是要归根的,以后有可能,咱们程家还是要回到这里来。

    哎,淑怡,亲家公亲家母他们就不想回来吗?”

    说起来,程家的故乡并不在京市,而是津市,傅淑怡的娘家则是地道的京市人,祖上是前清第一批进关的满人。

    她的父母亲都健在,论年龄比程家老太爷还小几岁。

    “想回来,怎么会不想回来,但您也知道,他们的身体不好,医生不建议他们长途飞行。”

    提起亲家公、亲家母的身体,程家老太爷显得有些伤感,相交几十年的老友,到了他们这个岁数,真的没剩几个了,走一个就少一个。

    “唉……还是想办法让他们尽可能的回来吧,回来让见升给他们调理一下身体,你看看我,见升给我调理了一个月,我感觉我现在的身体比在丑国的时候要好的多。”

    要说身体,傅淑怡是最有发言权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她在丑国医院开的药已经停用一星期了,停用的这段时间,一点事儿没有。

    之前她的药根本不敢停,每天都必须按时服用,否则就是找死。

    现在她自己都能深刻感觉到心脏比以前轻松了许多。

    她也想把父母接过来,让李言诚给调理一下,可怎么过来是个问题。

    “找几个医护人员陪着一起过来。”

    程氏集团有自己的飞机,只是航程到不了一万多公里,不能直飞国内或港岛,中途需要停两次加油。

    就算让医护人员陪同,傅淑怡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