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96章 反忽悠

第496章 反忽悠(2/3)

入。

    国外市场这一块儿,中国还不太成熟,好莱坞那边儿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吸金模式,通过自己的分公司或合作方来做海外发行,在海外发行也是按照院线的模式来做。

    至于制作商和发行商对海外市场的分成,一般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固定分成,例如,双方约定制作方获得海外票房收入的40%,发行方获得 60%。

    这种模式对于制作方来说,收益相对稳定,电影筹备阶段就基本确定自己的收入预期。

    第二种是阶梯分成模式,也就是根据电影的票房成绩划分不同的阶梯,每个阶梯有不同的分成比例。

    比如,当电影票房在1000万美元以下时,制作方分成 30%,发行方分成 70%;当票房达到1000万-3000万美元时,制作方分成比例提高到35%,发行方分成65%;当票房超过3000万美元时,制作方分成40%,发行方分成 60%。

    这么一来,电影票房越好,制作方获得的分成越高,发行方承担的风险也降低了不少。

    第三种和第一种差不多,按照谈好的比例对净收入进行分成。

    总之,不管是哪种模式,比例都不固定,都得制作方去和发行方去谈。

    商业大片一般比较有话语权,能在分成谈判中占据主动。

    小众的艺术电影就比较惨了,很难谈到比较高的分成比例。

    除了院线这条发行渠道,另外一条比较重要的发行渠道就是录像带、电视。

    以前电影最重要的是两条渠道,一个是院线,一个是周边,不是谁都能靠周边赚钱的,靠周边赚的最多的是《星球大战》和迪士尼。

    而近些年,随着录影带技术的成熟,好莱坞又把目光放在了录像带上。

    很多的好莱坞大厂很早就成立了家庭视频部,专攻录像带。

    而随着这几年录像带经销商的努力,录像带租赁店已经在美国遍地开花。

    一张电影票那么贵,租赁一盘带子却只要2-3美元,还可以在家里安安静静的享受电影,而不是在电影院里忍受着小孩的噪音和难以忍受的异味和一群人一块儿看。

    录像带的模式受到了美国人的热烈欢迎。

    另一条新渠道就是电视。

    以前胶片转电视磁带的技术不成熟,现在终于成熟了,于是出现了两种频道。

    一个是付费频道,所谓付费频道也就是你正常的电视频道包以外单独购买的频道。

    这些付费频道会根据票房收入,按百分比收一个授权费,比如票房的50%。

    而付费频道的拥有者大部分是“八大电影公司”,毕竟他们布局的早。

    另外一个是免费频道,和付费的区别是免费的有广告,这些频道的拥有者大多也都是“八大电影公司”,也是向他们收一个授权费,然后再和片方分成。

    剩下的比较小的一部分发行收入就是飞机上、酒店、医院、学校、大学、监狱、图书馆的闭路电视了,这些渠道一般收取固定费用,或者按观看次数收费,是比较小的利润来源。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发行网络其实一共有四条:院线、录影带、电视、线下。”

    托马斯道:“四条渠道我们全都能找到发行商来对接,如果到时候够顺利,我们甚至能像《星球大战》一样卖一批《末代皇帝》的周边产品,至于录像带,这玩意儿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你可以去想想,这里面是多大的一笔利润。”

    “.”

    江弦听得确实心动。

    不过他也足够冷静。

    托马斯说这一套,吓唬吓唬国内那些没见过资本险恶的小羊羔还行,换成陈皑鸽谁的过来,估摸直接就给镇住了。

    但对付他江弦还是差点儿意思。

    说这么多,不就是想把一部《末代皇帝》,说的好像是拍了四部《末代皇帝》似得?

    瞧瞧,我们《末代皇帝》是个多能赚钱的项目,一本万利,你就赶紧把你那点儿钱投进来吧,保证你跟着我们以后有大口的肉吃。

    忽悠谁呢?

    我们中国人自带反忽悠系统不知道么?

    “这样吧,我至少要拿到《末代皇帝》30%的制作版权,你觉得什么价格合适?”江弦道。

    “1200万美元。”

    托马斯开出自己的报价,“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

    “太贵了。”

    江弦摇摇头,“托马斯,我把你和贝托鲁奇当朋友,可是你们一点儿诚意都没有。”

    “没有诚意?”

    托马斯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之前和江弦合作了那么久的剧本,早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难缠的对手。

    “江,你真是不懂国际电影的行情。”

    “我知道你们很缺钱就够了。”

    江弦道:

    “《末代皇帝》真的那么值钱么?你们拿去发行,能和发行商谈到多少的分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