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魏延一统 > 第588章 曹军南下庐江受阻

第588章 曹军南下庐江受阻(1/2)

    第588章 曹军南下庐江受阻

    舒县,这座饱经沧桑的郡城,如今的场景和当年是何等的相似。

    只是交战双方变成了淮南的曹军和征南军的第三营。

    但不同的是,当下镇守庐江的第三营绝非孤立无援之师,其背后有着征南军的各路兵马。

    陆议心中十分清楚,舒县城墙高耸宽阔,易守难攻。

    这也正是当年他的从祖父率领着战力平平的郡兵能够坚守此城两年之久的原因。

    而赵凡、黄权所统率的这支第三营,在益州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更是让陆议历历在目。

    这般战力非凡的兵马,只要粮草补给源源不断,要想守住舒县可谓轻而易举之事。

    更何况,就目前的战事进展来看,形势一片大好。

    想必无需等待太久,征南军的主力便能势如破竹般横扫江东全境。

    待到彼时,大军乘胜追击,挥师北上,莫说是眼前这些来犯的曹军,恐怕就连淮南一带,甚至徐州之地都难以逃脱征南军的铁蹄践踏。

    届时,天下局势又将会如何演变呢?一切皆充满未知与变数,令人拭目以待!

    其实,在陆议的内心深处,他衷心期盼着魏延能够成就一番宏伟的霸业。

    虽然目前他们之间仅仅维系着一种契约式的关系,尚未有正式的投效或认主之举。

    但历经这长达一年有余的密切交往与合作,陆议逐渐洞察到魏延身上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与卓越品质。

    魏延,这位雄心勃勃的人物,不仅胸怀宽广如海纳百川,更具备无畏无惧的过人胆识以及令人惊叹的军事才华。

    如此出类拔萃的一代雄主,实在是世间罕见!

    再观其治下的荆州和新夺取的益州之地,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宽以待民、施以仁政,使得民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满。

    倘若这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天下皆能如这般景象,那么实现四海升平、天下大治的美好愿景想必亦不再遥远。

    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魏延此番率领大军进击江东孙氏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着实为陆家报了血海深仇。

    正因如此,陆议对于魏延的好感日益加深。

    而此次魏延更是不拘一格地起用尚无任何实战经验的自己,委以重任,协助赵凡共同镇守庐江要地。

    面对这份信任与器重,陆议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此时此刻,陆议在心底默默立下誓言:

    无论面临怎样艰难险阻,哪怕付出再多艰辛努力,自己也定要竭尽全力替魏延牢牢守住庐江城池,阻止曹军南下,为征南军赢取充裕的时间去攻克江东广袤土地!

    ......

    这几日,不断接到了前线兵士的禀报,舒县郊外早前布置的防御工事,竟然遭受到了敌军猛烈而持续的攻击!

    曹军仗着人数的优势,采用人海战术,如潮水般汹涌地向南推进。

    尽管曹军以这种不计伤亡的方式成功撕开了第三营的防线,但他们自身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重的。

    当赵凡和陆议得知这些情况之后,两人商议一番,最终决定收缩防线。

    将分散于各处的兵马集中调遣至城内,以此增强城防力量,抵御曹军咄咄逼人的攻势。

    然而,考虑到敌军有可能会采取冒险行动,绕过城池继续南下,从而对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陆议又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派遣一支兵马前往官道之上当道扎营,与城内的守军相互配合、遥相呼应。

    如此一来,无论敌军选择进攻何处,另一处的兵马都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予以支援。

    对于陆议的这个提议,赵凡深以为然,并毫不犹豫地采纳执行。

    他果断下令,由陆议和黄权率领一部兵马负责守卫城池,确保城内百姓的安全以及各项防御工事的稳固;

    而他自己,则亲自统率一军出城扎营,扼守要道,严阵以待曹军可能发起的任何突袭。

    不久之后,夏侯惇、李典、乐进三将就率领着曹军气势汹汹地抵达了舒县城下。

    夏侯惇骑在战马之上远远望去,只见那舒县的城门紧紧关闭着,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而在城楼之上,守城兵士们个个手持兵刃,神情严肃,一双双眼睛如同饿狼般死死地盯着城下的一举一动。

    他们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显然已经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在这座城池左侧的宽阔官道之上,一座规模宏大且异常坚固的营寨宛如一头巨兽般横亘在地平线上。

    营寨之前,错乱地摆放着一排排锋利无比的拒马,这些拒马犹如钢铁丛林,让人望而生畏。

    再看那寨内,第三营弓弩手们更是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的弓弦紧绷,箭矢搭在弦上。

    只待敌军稍有异动,便会毫不犹豫地万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