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三国之魏延一统 > 第559章 江东的应对

第559章 江东的应对(1/2)

    吴郡将军府内,阳光洒落在朱红色的大门上,熠熠生辉。孙权端坐在正厅之中,神色严肃地注视着门外。

    只见一群工匠们忙碌地爬上爬下,小心翼翼地将那原本悬挂着的讨虏将军门匾取下,然后换上一块崭新而又富丽堂皇的征东将军匾额。

    这块新匾额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仿佛象征着孙权如今地位的极大提升。

    想当初,他不过只是一个会稽太守兼讨虏将军罢了,但现在却已一跃成为征东将军、吴侯!

    这可都是汉帝钦封的,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自然是非同小可。

    孙权心中暗自得意,自己虽然尚未能取得父兄那般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就官职与爵位而言,已然超越了他们。

    而且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他也终于稳稳地坐上了江东之主的大位。

    每每想到此处,孙权便忍不住沾沾自喜起来,脸上洋溢出喜悦之情,这种兴奋的情绪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然而,当孙权逐渐冷静下来后,他开始意识到当前的局势其实并不容乐观。

    近年来,江东军多次对荆州发动偷袭行动,如此频繁的挑衅必然会引起魏延的强烈反应,其麾下征南军战力强悍、所向披靡。

    按照常理推断,魏延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用不了多久恐怕就会挥师东进,直取江东。

    念及于此,孙权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吩咐手下人紧急召集周瑜、张昭、鲁肃等一众心腹大臣前来共商应对之策。

    不多时,这些大臣们纷纷赶到将军府,齐聚于正厅之内。

    待众人到齐之后,孙权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地道:

    “诸位,如今局势紧迫,那魏延已然成功夺取了荆、益、交三州之地,势力日益壮大。

    依本侯看来,他下一步定然会将矛头指向我江东。面对此等情形,不知诸位可有良策应敌?”

    只见张昭微微躬身,率先开口说道:

    “主公勿忧!年前的时候,周泰、蒋钦二位将军率领着训练许久的水师溯流而上前往柴桑支援。

    而且,他们出发前在秣陵配备了最为先进的战船,可谓是如虎添翼。

    依老夫之见,以如此强大的阵容和装备,那荆州军断然不可能成为我们的敌手。”

    说罢,张昭脸上露出一抹自得之色,毕竟此次出征的粮草供给以及船只的调配等诸多事宜皆经他之手操办,因此对于其中种种细节及状况,他自是了然于胸。

    然而,听完张昭这番话语之后,一旁的周瑜和鲁肃原本紧绷而严肃的面庞却并未有丝毫舒缓之意,依旧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为当下紧迫的局势暗自焦灼着。

    紧接着,只闻周瑜语气凝重地开口言道:

    “若单论水上作战之实力,我江东水师的确毫不畏惧那荆州水师。

    但问题在于,除了水路之外,荆州军完全有可能选择从陆路侵入我江东地域啊。”

    言及此处,周瑜不禁回想起此前在建昌前线所经历的战事,彼时正是由他亲率大军在此处奇袭夺取长沙。

    如今想来,荆州军亦能从此地挥师东进,进而攻打豫章。

    不仅如此,还有那远在南方交州之地的南海一带,同样需要严加防范。

    如此一来,江东所要防守的战线实在太长,稍有疏忽便可能给敌军可乘之机。

    听周瑜这么一提醒,孙权和张昭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恍然大悟过来。

    可不是嘛,如果荆州军真要选择从陆路杀进江东,那可真是个令人头疼不已的大难题啊!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直默默沉思、未曾开口的鲁肃,突然间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

    只见他神色恭谦至极,微微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

    “主公,在下以为,魏延麾下的兵马以步兵见长,若是对我江东用兵,必会走陆路。

    鉴于此,目前当务之急乃是集中我方主要兵力,严密布防于豫章郡的建昌县以及交州地区的南海一带。

    因为据微臣推测分析,这两个方位极有可能成为敌军发起突袭进攻的重要地点!”

    鲁肃与周瑜所见略同,直接指出了需要防守之处。只见鲁肃面色凝重继续说道:

    “南海有程普、韩当两位将军率领一万大军驻守,且南岭地势险要、道路崎岖难行,对于大规模的行军极为艰难。

    因此,依我推测,此地恐怕并非荆州军主攻的目标所在。

    反观豫章方向,其兵力相较之下略显单薄。目前仅有太史慈、陈武两位将军率领区区数千人马屯驻于建昌。

    然而,一旦敌军突破罗霄山脉这道天然屏障,豫章郡一马平川,届时将难以抵挡敌军的长驱直入。

    所以,此处极有可能成为敌方大军猛扑而来的突破口。为此,恳请主公务必迅速派遣援兵前往增援,以确保防线无虞。”

    说罢,鲁肃伸出右手食指,稳稳地指向摆在孙权面前的那张详细的地图上与长沙郡毗邻的建昌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