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只觉自己像是被抛入龙卷风中的一枚树叶,身不由己,被甩了个七晕八素,神魂都差点崩溃。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稳住身形。
待神魂躁动平息,如坠冰渊的感觉又随之涌上。
李衍抬头看向前方,顿时目瞪口呆。
这个空间与京城“九门阴墟”很像,却又更加庞大,晦明晦暗,阴沉的黑雾如云海般上下翻涌,所过之处寒冰千里。
但真正吸引人的,则是远处一磅礴虚影。
遮天蔽日,从天际倒悬而下,占据大半视野,强烈的压迫感,让人有种
看形状,
分明就是倒悬的泰山!
只不过光线昏暗,只能看到黑影。
此等景象,着实骇人。
李衍许久才缓过神来,望向周围。
那泰山虚影太过遥远,一时半会儿难以到达,但四周的景象同样有些超乎理解。
他身处一条巨大峡谷中,两侧是笔直陡峭的赭黑色山岩,山体嶙峋,且有冰霜凝结,光滑如镜。
脚下,是一米见方石砖组成的通道,很多砖石都已碎裂,似亘古便已存在,荒凉死寂,沿峡谷一直通向远方那泰山虚影。
这便是幽冥通道么…
李衍眼睛微眯,左手掐诀便要施展神行术。
此地一看,就是大罗法界与人间的夹层空间,他也算见过不少,阴魂巡游使用术法,比在人间快的多。
“诺皋!六甲九章,天圆地方,四时五行,日月为光…”
咒法刚念到一半,便有异象出现。
原本在悬崖上方翻涌的黑雾,瞬间翻卷,呼啸而下。
李衍面色骤变,当即停止施法,双足一点,身形爆射而出。
他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向着通道深处狂奔,在那黑雾翻涌落下的同时,堪堪躲过,一个旋身,藏身山石之后。
呼~
冷冽阴风伴着冰雾呼啸。
两个呼吸后,才缓缓停下。
李衍这才起身,绕过山石看向后方。
但见后方通道已彻底化作冰渊,甚至结出密密麻麻冰刺。
饶是李衍艺高人胆大,也不由的一阵后怕。
他望了望上空,心中已有所猜测。
泰山乃神州龙脉重要节点,称之为中枢也不为过,加之作为幽冥通道,阴煞之炁浓郁,本身就是一座屏障。
一旦施法,就会引发反噬。
想到这儿,李衍摇了摇头,不再想着取巧,而是脚下发力,好似离弦之箭般,向着峡谷深处冲去。
虽是阴魂巡游,但同样受此地影响。
耳边风声呼呼作响,神魂也被冻的发木。
就在这时,前方隐有笙箫锣鼓曲乐声响起,同时隐约传来众多道人的吟诵:“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质,膺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行满十方,功周亿劫…”
李衍心中一惊,连忙放缓脚步。
他抽出断尘刀,小心前行。
很快,便看到阴雾出现密密麻麻的人影。
那是一队队道人手持香炉经幡,后方众多百姓跟随,既有赤膊的担夫,又有颤颤巍巍,背着蓝布包袱老妪,还有书生与富商。
所有人的身影,都像是褪色发黄的老照片,被浓雾遮掩,显得陈旧不堪,最前方还有座宫祠虚影。
李衍之前见过,正是泰山上的碧霞祠。
而道人口中吟诵的,应该是碧霞元君宝诰!
奇怪的是,尽管李衍已越靠越近,浓雾中的人影也越发凝实,但却毫不理会,仿佛他根本不存在。
李衍看到后,心中顿时了然。
此地应该和京城“九门阴墟”一样,能够将过去时代发生的事,以某种方式进行投影,类似一遍遍演绎过往的幽魂。
只要不打扰,便可相安无事。
碧霞元君信仰早已存在许久,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弘扬,自前朝到现在,信仰者渐多,所以十年前朝廷拨下银子修建碧霞祠。
听说当时场面极大,这应该便是那时景象。
猜出原因后,李衍查看四周,发现这祭祀队伍已将道路堵死,只得耐心等待结束。
果然,祭祀刚结束,通道中便阴风大作。
那些人影和碧霞祠的虚影,全都被风吹散,化作烟雾翻卷,融入两侧石壁上。
李衍不再犹豫,继续飞快前行。
一路上,不时被这种旧日光影所打断。
他看到了宋真宗巍峨的仪仗缓缓攀上盘道,玉牒文祭告天地…
他看到了唐玄宗立于岱顶玉皇观前,“纪泰山铭”的金光划破封禅的云霄,佛光普照灵岩寺禅堂钟磬悠然…
他看到了魏晋烟云笼罩,南燕帝慕容德躬身礼拜,朗公寺的白象坐骑驮着佛经行于山道…
他看到了汉武雄风,天马行空,武帝